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村番茄别样红

(2007-07-19 11:52:35)
分类: 社会纵横
 

山村番茄别样红

 

山村番茄别样红

 

山村番茄别样红

 

图为工人正在基地劳作。(陆雄科摄)

 

山村番茄别样红

 

山村番茄别样红 


图为硕果累累的“红至尊”。(陆雄科 摄)


  穷乡僻壤的小村屯建立了小番茄种植示范基地,现该基地种有小番茄“红至尊”60多亩。2006年“红至尊”亩产超1万斤,总产量达40多万斤,总产值超过80万元。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山村番茄为什么这样红?

 

敢为人先

 

  周水村地处马山县周鹿镇西北部,距周鹿镇府5公里。全村人口5200多人,1200多户,14个自然屯。全村耕地面积3100多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黄豆、木薯等经济作物为主。


  周水村占尽了天时地利:周鹿辰河自南向北横穿境内,坛江水利工程渠道贯穿于稻田之间,由于水丰田肥,农作物产量较高;饲料供给量充足,全村农户庭院养殖业发展也较快,年出栏生猪达5000多头,鸡、鸭、鹅等家禽出栏数达3万羽,周水村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鱼米之乡”。


  但和先进地区相比,周水村只是小进、小富、小安,如何让村民的生活更上一层楼?周水村党总支委和村民委决心让该村的党员中心户、极具创新意识的韦立民 “先吃螃蟹”。


  2005年,在周水村“两委”的帮助下,韦立民以每亩每年800元的租金租下20亩水田。这些水田是全村地势最好,水源最充足,肥力最高的,又是该村引以为豪的“口粮田”,创下了当地租金最高的纪录。


  这一举动,引起很多农民群众的不理解,有的认为他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在听到种植小番茄亩产量可达1万斤以上时,有的群众还开玩笑说“就算把田里的肥泥巴一起称都不能达到”。

 

面对流言

 

  韦立民并没有被这些流言击倒,而是面对流言,迈开创业大步。


  经过多方考察、分析研究,韦立民发现:由于“红至尊”果实好,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价格可观,一般市场价是3—4元/公斤。他决心建立“红至尊”小番茄种植示范基地。


  经多方筹措资金,兑付租金,请人耕地,他风风火火建起了该村第一个农业示范基地——周水村新力屯红至尊小番茄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周水村民委旁,距周鹿镇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基地共种有番茄“红至尊”60多亩。


  基地建起来了,下一步棋该怎么走?通过请教专家、上网、看电视等搜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聪明的韦立民眼前一亮“对,基地+公司!”


  说干就干。韦立民积极与美国艾斯伯特公司上海分公司联系,请公司派来技术员进行实地指导;为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实现产销一条龙的目标,基地还跟美国艾斯伯特公司驻上海总公司签订了产销合同,种子由公司提供,公司派2名技术员长期驻实地进行指导。


  1988年高中毕业后,韦立民曾先后到过上海、广东、南宁等省市的一些蔬菜基地打工,在打工期间,他肯学敢钻,学到了很多蔬菜种植技术,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的经营管理经验。现在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他格外用心经营:吃住全在基地,有时仅仅为了肥力适不适合蔬菜的种植,他甚至彻夜研究;基地里,时常晃动他挥汗如雨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韦立民的精耕细作、精心照料下,2006年基地实现了“开门红”:亩产超1万斤,总产量达40多万斤,产品全部由公司按市场价收购,纯收入达20多万元,韦立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别样山村

 

  基地示范工作取得了成功,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周水村群众一下子都跃跃欲试。


  为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带动全村群众进行“红至尊”小番茄种植,周鹿镇党委政府和周水村“两委”以韦立民的种植基地为平台,致力“红至尊”小番茄种植的推广工作,想尽办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红至尊”小番茄种植一要有信心,二要有技术,三要有资金,首要的是解决群众信心上的问题,2005年韦立民主动请缨,自己花钱请村委干部和农民骨干到南宁市一些蔬菜基地参观学习。让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从而增强参与“红至尊”小番茄种植的信心。


  由于 “红至尊”小番茄种植技术含量很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有限,如果单独邀请农科有关专家讲几天的课,农民也无法完全掌握整个生产流程。为此,周水村委组织村民到“红至尊”小番茄种植基地开展“农家课堂”培训,让农民到基地一面参加劳动,一面学习种植技术。


  2006年10月26日,周鹿镇首期以开展“红至尊”番茄栽培技术培训的“农家课堂”培训班在周水村新力屯红至尊小番茄种植示范基地开班,参加培训班人员有来自周水村各屯的农民党员群众共60多人。培训班主要是开展“红至尊”番茄栽培技术培训,分现场培训和农家课堂讲座两部分。


  结合该村男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民妇女学习积极性高的实际情况,这期培训班以农民妇女为主要对象。参加培训的农民妇女达57名。在集中培训会上韦立民与农民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分析“红至尊”市场前景,介绍种植经验。会上学员们还观看“红至尊”番茄成功典型电教片。美国艾斯伯特公司上海分公司技术员向学员认真讲授“红至尊”栽培基本技术要领。通过培训,学员们信心十足,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真正掌握栽培技术,为今后自己种植“红至尊”番茄打下基础。


  集中培训结束后,60多名农民党员群众开始到基地进行为期10多天的实际操作培训,农民党员群众每天到小番茄种植示范基地参加劳动,美国艾斯伯特公司上海分公司技术员手把手地向农民党员群众传授育苗、整地、施底肥、定植、整枝、搭架、绑蔓、肥水管理、保花保果和采收等技术。在培训期间,韦力民不但没有向学艺的农民收取培训费,而且还付给农民每人每天15元的补助。这让农民既能学习技术,又能增加收入,农民更加感受到“红至尊”小番茄种植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学习结束后,还没有真正掌握整个生产流程技术的农民还可以继续到基地内参加学习,这让农民增加了种植小番茄的信心。


  在韦立民的带领下,周水村周边群众纷纷效仿,预计今年该村“红至尊”番茄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00多亩,带动农户50多户。

 

本报记者陆波岸 通讯员黄丽君 陆雄科


  本文2007年7月19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