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桂播报 |
关注农民增收系列报道之三
牛羊成群富农民
http://info.sc168.com.cn/tianping/200509200085_143767.jpg
水草丰美牛儿肥
上林县明亮镇罗勘村古城庄紧靠资源丰富的大明山,水草丰美。该庄农民梁兴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黄牛饲养,迈出了一条大山脚下独特的致富路。
青年农民梁兴宁,两年前以开垦荒地种地犁田为生。在田地间劳作的过程中,他经常咀嚼着一个问题:我家就在大明山脚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为自己找出一条致富路?
善于思考的他慢慢地发现,大明山脚水草丰美,如果发展养殖黄牛应该是个不错的门道。因为黄牛容易饲养,只要将它们赶到山脚草地上喂养,加上自己的精心护理,不用任何饲料也不用费多大劲儿就可以养好养肥黄牛。
想好了就干,梁兴宁没有犹豫。他开始购买黄牛犊,精心饲养。经过两年的发展,他现在存栏黄牛20多头。他告诉记者,一头牛犊精心喂养2年的时间就可以出栏。按他现在的饲养情况,每年可以出栏5到6头黄牛。如果按照一头牛的市场价格1200元到1500元计算,他一年光是卖牛的收入就达6000元到9000元。
与梁兴宁天然养殖不一样,青年农民蒙绍球依靠科技养肥牛奔致富路。
2000年7月,上林县西燕镇那榜庄青年农民蒙绍球看准养牛属天然养殖,牛肉鲜嫩甜美,市场一路走销的情况,利用空地建起简易牛舍,选购了3只了小黄牛开始饲养。但牛的饲料以青草为主,以喂木薯、玉米等农副产品为辅。因草料用量较大,秋冬季节草料少了,投入大,划不来。
蒙绍球意识到必须依靠科技才能降低成本创利润,他到自治区水牛研究所学习,掌握了“青饲料贮藏技术”和“稻草氨化法”,较好地解决了种下的矮象草和桂牧一号草春夏两季长势旺牛吃不完,秋冬两季长势慢牛吃不饱的矛盾,又使牛胃口大开,长得又快又壮。
蒙绍球说,他养的牛一般10个月就可出栏,可卖1500元左右,利润都在700元以上。他计划今年将扩大养殖20头牛,年出栏20头,年收入可达3万元,获利将达1.4万元以上。
上林县发展养牛业除了本地群众外,外地老板也积极投资参与。上林籍蓝老板投资30多万元创建塘红乡横城养殖场,承包近千亩山地养殖肉水牛和奶水牛,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作为上林县拳头产业之一的水牛奶产业发展前景也十分诱人。2002年,该县成功引进南宁客商兴办上林县大明山水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原上林县三品水奶牛有限公司)后,经过该公司“公司+基地+农户+专业户”发展模式的带动,有效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种草、养牛的积极性,上林县水牛奶产业逐渐做强做大,目前全县农户养殖水奶牛已发展到100多头。
业内人士认为,奶水牛具有适应性强、耐高湿高温等特点,产奶年限长,生产成本较低,饲养技术容易掌握,适于在农村推广,是农民致富的有效地途径。
据介绍,牛养殖在上林县前景看好,发展迅速。几年来,上林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把牛品种改良作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好牛的品改工作。目前全县牛存栏发展到9.4万多头,其中水牛7.5万头,能繁母牛5.9万头;黄牛存栏1.97万头,能繁母牛0.78万头。引进摩拉、尼里种公牛5头,全县己建立牛品改示范村25个,人工授精点16个,分布7个乡镇,进行牛人工授精1600多头,经杂交品改怀胎待产的母牛有120多头。牛产业是当地群众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
“靠山吃山”发“羊”财
位于上林县东北部的木山乡,境内多山。这里的人民不因为被大山包围而固步自封,“靠山吃山”让他们走出了一条条脱贫致富的财道路。
该乡白境村白境东庄不少村民利用四周郁郁葱葱的山林,发展山羊养殖业,发了“羊”财。该庄村民罗桂清看好发“羊”财这条路子,前两年开始发展山羊养殖业。目前,他饲养存栏的山羊从开始的10头发展到今天的80多头。他所养殖的山羊都是自然放牧,由山羊到山上自由采食。他告诉记者,现在刚刚开始,种羊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他每年只能卖出10多头山羊,收入在5000元左右。他相信,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山羊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收入。因为,他刚刚发展两年就有很多山羊客商上门求购订货,市场前景乐观。
上林县有关部门曾经提出,要调整畜牧水产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优良高效的养殖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名特优畜牧水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在覃排、木山、乔贤、塘红、中可、镇圩等乡镇建立山羊生产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据介绍,上林县不少乡镇都在发展山羊养殖,并获得了成功。该县镇圩镇曾投资上万元资金买来黑山羊种,在正万、正浪两个村建起了黑山羊繁殖基地,充分利用镇圩乡的山地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业。目前,全镇的黑山羊已发展到3000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覃排乡山羊养殖2936只,年出栏2389只。中可乡山羊喂养986只,年出栏600只。当地群众在发展山羊养殖增收过程中,尝到了不少的实惠和甜头。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刊发于2004年6月24日《南宁晚报》A5版,见报时有所删改!
前一篇:水产业带富一方群众
后一篇:养殖天地宽 致富各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