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水河畔盛开淌金的花

(2006-07-09 13:02:53)
分类: 八桂播报
昔日“三宝”声名扬  未来产业强拉动
红水河畔盛开淌金的花
 
红水河畔盛开淌金的花
 
  未来几年内,和黑山羊、旱藕粉一起被称为马山“三宝”的金银花,不但让它的产地继续名扬八桂,还将作为一个独具特色、前景看好的优势产业拉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
 
  3月9日,马山县扩种金银花工作现场会召开,该县提出从今年起,每年要扩种3万亩金银花,至2010年,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干花3000吨以上,产值9000万元以上,使金银花及系列产品列入国家及省部级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走名牌兴县之路。
 
  目前,红水河畔瑶寨壮乡正掀起一股大力种植金银花热潮,全县已扩种2万多亩,争取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年的种植任务。
 
大石山上盛开淌金的花
 
  如果你在金银花盛开的季节来到马山,这道风景绝对让你无法忘怀——
 
  大石山上是那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一朵朵、一簇簇或白或黄的金银花让人仿佛进入了花的王国。金银花收购点,老板们忙得不可开交,山民们三五成群,或肩挑或背扛或手提,将一袋袋、一筐筐已熏制晒干的金银花过秤,收购点的金银花渐渐堆积成山,山民们攥着点着刚到手的钱,脸上绽开了幸福的花朵。
 
  几年来,马山县加方乡的农民每到金银花收获的季节,脸上都绽放着这样的笑容。而且,随着产业日益扩大,他们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该乡是区定贫困乡,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易涝易旱,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根据山形地貌特点,加方乡大力种植金银花。几年来,全乡投入巨款扶持花民发展金银花,使农民种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乡金银花总面积已达1860公顷。去年,该乡花衣村全村金银花收入达86万元,人均纯收入1650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
 
  3年来,全乡87%的农户依靠金银花种植新添置了彩电,全乡新建的860栋新楼房,就有810栋是地地道道的“金银花楼”,许多农户靠金银花买了手机,安装了电话。
 
  加方乡的金银花产量高,质量好,在国内外市场颇有名气,形成了品牌,畅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和东盟各国。许多外地花老板看上这个行情,纷纷前来,把种金银花当作闯世界的一大财路。几年来,全乡已有36个外地老板来到这里承包荒山大种金银花。
 
  香港、广州、深圳和区内的玉林、桂林等地花商也纷纷来到加方,设点收购外销,大发“花财”。该乡一些精明人看到收购外销金银花能赚大钱,也纷纷合股设点收购外销金银花,不少当地农民依靠收购外销金银花还成了马山县个体纳税大户。
 
  加方乡是马山县农民依靠山上这朵金银花走上致富路一个缩影,当地群众流传“那家有花那家发”的民谣。目前,马山县金银花种植主要分布在古寨、加方、里当、古零等乡镇,种植金银花已经成为马山县农民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当地农民有的以采花增收,有的靠种花脱贫,不少群众通过种植金银花增收建起了“金银花楼”。因此,种植金银花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新产业塑造“流金岁月”
 
  金银花浑身都是宝,是国务院确定的常用名贵中药材之一。目前,金银花用途越来越广,由单一的中草药逐步向茶叶、饮料、食品和日用化工产品等方面发展。
 
  自然环境的垂青,注定马山这片土地与金银花结下不解的情缘。该县东部石山地区由于受大明山气候区和云贵高原延伸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影响,山大沟深,日照偏少,温度相对低,雨水集中于夏秋季,易涝易旱。多年来,当地人民群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从采摘野生——人工培育——移栽种植漫长过程中形成金银花中药材产业,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之路,形成山顶林、山腰竹、山底花的典型山区经济特色,培育形成了闻名八桂的金银花生产基地。这里的金银花均栽培生长于高寒石山地区,无污染源,基本上没有病虫害,是优质、低投入、无公害、高营养、高效益的名贵中草药材,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大好产业。
 
  “十一五”期间,马山县将为群众拓开一条因地制宜的生财大道,从2006年起,每年扩种金银花3万亩,至2010年,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年产干花3000吨以上,产值9000万元以上。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金银花深加工技术,推广脱水加工技术,淘汰硫磺薰蒸加工方法,并通过金银花原产地标识认证工作,全面打造以金银花为主导的马山县中药材产业。
 
  未来几年,该县将致力于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主要对金银花种质资源建立资源圃,进行保护性繁殖,有效保护马山县金银花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通过选择良种母枝和种子进行培育苗木,供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种苗。推广科学管理技术,全面提高中药材生产科技含量,在整合县内现有的的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所专家、科技人员的密切协作,围绕金银花的良种培育、苗木繁殖栽培、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位产量的技术管理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科技攻关,研究总结一整套的金银花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并编制地方标准。同时,积极培育或引进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质量,不留门槛,引进或培育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推动马山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根据发展规划,马山县以金银花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将被规划分为三个区域倾心打造。中药材核心区:以目前种植金银花较多的古寨、加方、古零等三个乡镇为主,主要以发展金银花为主,加强对现有的金银花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单产。中药材扩展区:以目前种植面积较少的里当、金钗、白山等三个乡镇为主,主要是在推广中心区对现有的金银花科学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扩大种植规模。其他中药材区:主要以古零、白山、百龙滩等乡镇为主,该区除了推广种植金银花中药材之外,还要示范种植如苦玄参、萝芙木等一些在该县中草药资源普查中分布较广又有市场的中药材,推进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马山县抓金银花中药材优势产业志在必得。一份新近出台的金银花发展“时间表”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前景和希望:
 
  2006年,重点扩种金银花3万亩,探索科学管理金银花技术措施,争取培育或引进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对金银花的科学种植管理有初步的经验积累,争取申请金银花原产地标识认证初见成效;
 
  2007年,扩种金银花3万亩,对金银花等中药材品种的科学种植和管理初步形成一整套技术,加工企业投产成功,并能正常生产;
 
  2008年,扩种金银花3万亩,中药材加工企业逐步扩大,生产正常,并能带动周边各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生产;
 
  2009年,中药材产业初具规模,并形成以加工金银花等中药材为主的地方特色产业,全面推动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2010年,实现“十一五”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中药材产业优势明显突出、品牌效应明显。
有关人士对马山县的金银花优势产业信心十足:未来五年,红水河畔盛开的这朵金银花,将给当地人民塑造一个诱人的“流金岁月”。
 
本报记者陆波岸 

  该文发表于2006年3月27日《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