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纵横 |
李聪明:笑傲骑行天涯路
文江英
神圣!
你可以不崇敬他,但你不能不为他感动;
你可以不景仰他,但你不能不为他震撼!
他从1989年开始四次骑行中国,足迹遍及华夏大地。最后一次从家乡福建德化出发,耗费5年时间,踩烂5部自行车,经过1236个县份,行程62355多公里,仅花26850元,历经九死一生——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与群狼“共舞”,湖北神龙架原始森林拜会“阎王爷”,死人沟遭遇暴风雪,阿里无人区被狼“惦念”……并最终登上海拔6500米的珠峰(珠穆朗玛峰)冰塔林区,完成长达5年的漫漫之旅。
南宁的晨风徐徐地吹着。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洁净。坐在绿草旁的李聪明,情不自禁用脚去拂了一下草叶上滚动着的晶莹剔透的露珠,脸上呈现一种孩童般的天真。这就是从西天最后一片净土回来的人特有的圣洁吗?
说实在的,我很难想象这个普通的38岁男人就是那个“骑侠”李聪明:孤身一人像“骑士”堂吉柯德一样骑着“哐当哐当”的破自行车——所有装备加在一起都不值两、三百块钱,竟然成功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路况最险恶、环境最不可测的新藏地区;孤身一人在没有任何登山装备的情况下扛着总共有40多公斤的自行车及行李,从珠峰大本营向上爬升1000多米海拔;孤身一人,毫无预防装备,进入墨脱县境。印象中的大侠都高大威武,躺着是江河,站着是高山,而他……
我在他面前坐下后,憨厚的“骑侠”似乎有点紧张:烙着草原、大漠、冰川痕迹的脸拉得紧紧的,结实有力的手臂搁在大腿上,左右手的五指交叉在一起并不停地挤压着手背。
序幕就在这样明朗的早晨徐徐拉开……
天性浪漫,携梦独骑天涯谱写传奇
排行老六(家有八兄妹)的李聪明,小时侯因为家境困难生活相当艰辛。屋漏偏逢连夜雨,幼年丧父,还在上着初中时母亲又染重病,只得中途辍学。东奔西走,四处谋生。后自考到福建某工艺学校学习美术。毕业后在惠安、厦门等木雕厂打工,维持生活。奔波的艰辛、工作的不稳定,心情低迷的李聪明彷徨了!
可是,天性不安分的他从来没放弃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寻求。一次看书时,偶然翻到《辽宁青年》上一篇题为《单人徒步环中国》的文章,他欣喜若狂、大受启发。那是1989年的冬天,福建的冬天虽然不是太冷,可北风还是毫不留情地袭击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但是这个年轻的脸上落满风霜的21岁小伙子心里却温暖如春。“有梦才有人生”,他的骑行梦就在那一刻被点燃了,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成熊熊烈火,并一发不可收拾。“我浪迹天涯是基于天性浪漫之故,而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我渴望精神上的更大满足。”李聪明脸上露出孩童般的天真。
惟有坚持,成就人生最美的风景
李聪明说,说起来很惭愧很可悲,在漫漫的骑行途中,我遇到最多的骑友都是欧洲的老外,而中国堂堂13亿人口中像我这样的“骑士”少之又少。这更坚定了我的骑行决心,不为泱泱华夏争光,也要为自己争口气。
就为着这口气,两次遭遇劫匪,神龙架原始森林摔下几十米的悬崖,阎王爷府邸谈笑风生3个多小时,“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遭遇生死劫,茫茫戈壁滩风沙如影随形的围攻,夜宿珠峰冰塔林冻得奄奄一息……经历过如此多的生生死死,李聪明都没有放弃。相反,他抱着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自行车辙遍布除了港澳台之外的华夏大地。
有趣的是,在骑行途中,尤其在新藏线上,一些善良的驾车族看着他艰难地踩着自行车,像蜗牛一样爬行,就停下来让他上车。可倔强的李聪明从来都没改变过自己的初衷,“既然是骑行,我就应该骑完所有的路程。”弄得热情的人们闷闷不乐,他也非常内疚。
不过当他成功地站在水晶宫般的珠峰冰塔林上时,一切的一切他都遗忘了——苦难、痛苦、内疚、不理解……“珠峰,珠峰曾是我的一个梦,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突然就呈现在我面前,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极致。张开双臂,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老天如果马上要我死去,我也心甘情愿。因为今生美丽一次,足矣!”
淡看生死,以苦为乐笑对漫漫旅途
传说猫有九条命,那是因为猫能利用喉头发出的呼噜声自疗。李聪明没有猫自救的秘诀,却靠着另外一种方式——把生死置之度外,不但成功地拒绝了死神的诱惑,而且还使死神对他避而远之。看来老天也欺软怕硬。“人到了死有何惧的份上,死神为之奈何!”李聪明禁不住笑了起来,牵扯着脸上紧绷的斑黄肤色,那是长期的骑行途中风吹雨淋日晒后留下的烙印。
“漫漫旅途,茕茕孑立,光有淡看生死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一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这样你才不会被孤独吞噬。”李聪明收敛笑脸道。
他的话没错,骑行途中,有时好几天都碰不上一个人,尤其是晚上,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周围都是茫茫的空白,这种时候学会以苦为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实我在李聪明的游记里随处都能触摸到他以苦为乐的幽默。因干渴在鬼门关徘徊时,想到尿能解渴,拿着瓶子装下一点,美其名曰“甘霖”,喝下去,竟还能笑骂得出来。这样的苦涩幽默书中俯拾皆是。
“我不想把我的苦痛传给读者。读者看我的书是希望找到休闲,找到放松,找到惊奇,我怎能对不起他们呢?”李聪明这样解释。
其实,旅行结束后的李聪明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现在的他仍然处在一穷二白的艰难阶段,不敢奢望早餐,没钱租房子,没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是他每天的笑容都灿如阳光。这能不让人佩服吗?
心血来潮,还将心灵放飞骑行路
完成了五年骑行回来的李聪明过着平静如水的日子,上班下班,写作睡觉,甚至还有过娶一个好妻子的念头。可是在问到他赚到足够的钱是否还想继续骑行时,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还不知道,或许哪天心血来潮我又出发了。其实对我这样灵魂不安分又天性浪漫的人来说随时都可能出发。像我现在,表面上看来历时五年的骑行是结束了,可是我的心和灵魂却永远撒播在那条让人又爱又恨的骑行路上,因为只有在路上我的心灵才可以得到最好最自由的放飞与回归。”
我现在明白了对他这样一个人来说他的旅程不可能划上句号,而永远都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和惊叹号!让我们为这喝彩吧!
采访告一段落时,李聪明说有事先走。站起来目送他离开的背影,大步流星,瘦小的身体跟着脚步大幅度地摆动,很不协调,可是他就是用这种不协调创造了一个个记录。转身痴痴望着我前面的方向,李聪明的故事还没有完,那里将会有更多的奇迹,心灵的奇迹;更多的颤动,更多灵魂的颤动。
相关链接:
李聪明:生于1968年,初中文化。
1989年,开始追寻骑行中国梦:
第一次骑行:1989年12月25日——1990年1月20日,从重庆出发,途经五省,返福建。
第二次骑行:1993年03月15日——1993年10月28日,从福建出发,途经14个省,到黑龙江。
第三次骑行:1994年04月08日——1994年4月28日,福建境内遇盗,无功而返。
第四次骑行:2001年03月27日——2006年2月2日,从福建出发,途经31个省份,穿越“天堑”新藏线,从青海沿线返福建。
总共行程:八万多公里
全程花费:三万四千多元
李聪明:生于1968年,初中文化。
1989年,开始追寻骑行中国梦:
第一次骑行:1989年12月25日——1990年1月20日,从重庆出发,途经五省,返福建。
第二次骑行:1993年03月15日——1993年10月28日,从福建出发,途经14个省,到黑龙江。
第三次骑行:1994年04月08日——1994年4月28日,福建境内遇盗,无功而返。
第四次骑行:2001年03月27日——2006年2月2日,从福建出发,途经31个省份,穿越“天堑”新藏线,从青海沿线返福建。
总共行程:八万多公里
全程花费:三万四千多元
前一篇:不安现状图发展 独恋山林搞养殖
后一篇:还真不能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