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日记 |
还真不能随波逐流
陆波岸
陆波岸
时光如流,掐指一算,已经几年没有真正在白纸上淋漓尽致地挥毫拨墨了,庆幸的是还时常挂念这件事,心中那片守侯多年的芳草地还没有荒芜。为生活所累、为世事所累的时候,看着书桌上那些插在笔筒里的毛笔,心里荡漾着的是一种别样的感觉,有如故友久别重逢把盏问候之温馨。
灯红酒绿也许是都市里不可或缺的风景,夜复一夜的霓虹闪烁往往可以让夜的都市沦为一种虚幻,让沉湎的灵魂忘记了人性的归路,甚至沉沦。
在这样的夜里,我忽然读到了这样的文字:“书画雅道,自古有之。古人之于书画,情有独衷,不仅在于赏玩、装饰,更兼修身、养性、风水、命理、祁福、镇宅、结交、进仕、收藏等多种功用。上达帝王显胄,下至士绅权贵,凡中产以上之家,家中多有书画。或为山水水墨,花鸟人物、警句格言,即可改善风水环境、增添风雅之气,又可自舒胸臆,养性修身;或为钟馗捉鬼、蝠鹿双全,以求消灾镇宅、祁福求财等吉祥之意。“不通雅道,难入高堂”,古人结交上官权贵、高僧大德,亦喜以书画为之,虽阿谀而不失风雅、奉承而不失含蓄。
“而今欣逢盛世,书画雅道却日益衰落,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当今中产阶级,家中虽装修多为讲究,但相比古人,却失去了诸多的功能和雅气。虽内心也喜风雅,但碍于良莠不分、真假难辨,往往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书画大家虽孤芳自赏,但曲高和寡,不免清贫;而充满匠人气的“行活”书画却大行其道,千篇一律,俗不可耐。”
读毕沉思,虽不敢苟同所有观点,但书画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是自古所认同的,并由此有感慨于胸,深感生活除了灯红酒绿,还应该有另外一点什么,否则那真的不能称之为生活,至少人不能单纯地这样去生活。于是,翻箱倒柜找出了4年前的几幅所谓“书法”的作品,慢慢自我品味,并将它们放到自己的空间里来,以时常勉励自己去做一个是人的人,不能随波逐流,以至沉沦。
仅此而已!
2006年7月4日夜于南宁
松涛!(陆波岸 书)
凌云壮志!(陆波岸 书)
书存金石气,家有惠兰香!(陆波岸 书)
前一篇:李聪明:笑傲骑行天涯路
后一篇: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