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注民生 |
警惕非法传销把人拉下水
新华网广西频道2003年2月28日电(陆波岸)
南宁市吴圩镇青年梁金光(因被采访者不愿以真名发表,此为化名),被好友以进公司做轻松活捞大钱为名欺骗前往广州。他到广州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被朋友拉进了非法传销团伙。
不想再说的故事
说起广州一行,梁金光直摇头:
“不想说了,不想说了!”
梁金光去广州之前是南宁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师。在他的理发店隔壁,有一家摩托车维修店。因为常在工作之余聊天打牌,他认识了摩托车店里一位姓闫的青年。交往日久,两人便成了朋友。
去年到广州谋生的闫姓青年今年春节回到南宁,在与梁金光一起进餐喝酒谈到生意时。梁说,过年以后,估计理发生意很淡,应该没有什么钱赚。闫听了后,颇热情地说,可以帮你在广州打听打听。
闫到广州约两三天,真的给梁金光打来了电话,说帮他在广州一家电脑元件厂谋得一份工作,主要是看流水线,活很轻松。如果梁要理发的话,也可以白天在厂里面工作,晚上出去理发,那样更能赚钱。
接到闫的电话,梁金光于2月l
5日收拾行李出发了。到广州后,闫将梁带到广州市太和镇某路一套三房一厅的房子。该房里住有男女共十几个人,其中五六个是广西人。这些人全是打地铺睡觉,又乱又脏,吃的都是一些鸭肝、猪肠和猪肺之类的。
梁一看,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他们对梁说,因为都是出来打工的,条件当然艰苦一点,将就着上一段时间便会习惯的。
第二天早上6点半,梁的闫姓朋友便叫醒他,说要去参加培训班。到培训的地方后,梁看到房子里面满满挤了五、六十人,都坐着几乎一样大小的塑料小凳。梁觉得不对劲了。按“课堂”的规定,新来的同志都要作一下自我介绍,或给大家唱首歌。梁在“盛情”的邀请下,也只得登台朗诵了一首诗。
上培训课时,台上人说些什么梁都听不进去。大约熬了一个小时,梁便推说自己晚上没有睡好,头痛胃也不舒服要回到住地睡一觉。
上培训课时,台上人说些什么梁都听不进去。大约熬了一个小时,梁便推说自己晚上没有睡好,头痛胃也不舒服要回到住地睡一觉。
这时,闫便给一名“经理”汇报,要“经理”把梁带去睡觉。到住地后,梁在房间里面睡,那位“经理”怎么也不肯走,一直在大厅守着。大概被梁的假睡骗了,不久那位“经理”便放松警惕,离开了大厅。梁终于有了机会,偷偷跑出来。
梁没跑多远,被闫看见了。闫拼命地追上去,把梁拉住。“如果没有赚到钱,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参加?”闫说。在梁的一再要求下,闫才肯放手。但闫不把梁的行李还给他。
梁逃出来后,身无分文,只好用扩机押给公用电话店打了个电话,叫在广州的一位亲戚来相救。梁惊魂始定,才了解到这是所谓“传销”捣的鬼。
梁金光摇了摇头对笔者说:“我认为这些人牵线人根本就不认什么亲人、朋友了,只要能骗,他们都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欺骗。而且很多都是先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下手。”
闫的叔叔告诉记者,闫不仅骗了梁金光,而且把家乡的几个熟人都骗到广州搞非法传销了。自从梁金光回来后,村里的人才明白闫的“传销”葫芦里卖什么药。
愚化进入圈套者
传销为什么能这么吸引人呢?从梁金光在广州带回来的两本传销者上课时所记的笔记可以看到,进入非法传销圈套的人主要是用高额回报作为诱饵,从而使梦想一夜之间变成富翁的人上当,并不顾一切代价欺骗自己的亲人朋友缴交数千元入会费便投入非法传销的陷阱。
笔者采访时了解到,非法传销者授课的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有心态课、文化理念课、实践技巧课和奖金分配课等内容,而且这些课由不同人轮流讲授,内容一样,周而复始。其中的实践技巧课则教传销者怎么行骗把人拉下水,找“为虎作伥
”者。这是非法传销最缺德、最让人痛恨之举。它要求传销者在邀约自己朋友前,先列好名单,并了解这些被邀人目前的经济状况。邀请方式有书信、电话、面谈等。有的不知情的人一旦被骗入了伙,就难以脱身;有的缴不起入伙费,就被软禁起来;传销团伙头目通知其家长带钱去赎人。
传销,这个陷阱要警惕
据了解,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之下,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现实中,一些非法传销公司仍滋生着,并表现为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或者干脆在互联网上打着“兼职”、“连锁经营”和“快速致富”的幌子进行诈骗,以迎合了一部分人追求暴富的心理,给参与传销者输灌一些消极、违法的价值理念,使参加者逐渐进入一种痴迷状态,沉迷于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非法活动。有的还蔓延到学校、医院等社会各个角落。参加人员既有学生、下岗工人、老人、青年,甚至有部分少年。这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直接威胁社会稳定。
有关人士说,传销是以所谓“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欺骗为手段的非法活动方式。他们看准了一些人有不劳而获、快速致富的心理。通过”熟人骗熟人”,以替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介绍工作等名义进行诈骗。许多人被骗去后便失去人身自由。
很多事实证明,非法传销活动最终还是盲目传销者受害。有关部门告诫广大群众,要警惕非法传销这个陷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