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观察 |
广西专家考察发现:壮族先民是盘古神话的始创者
新华社网广西频道2003年12月17日电(陆波岸)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文化,源远流长,在盘古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少令人神往的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民间传说和逸闻趣事,盘古为人根始祖并在此居住繁衍人类而闻名遐迩。近日,广西文化考察专家在一系列的文化考察中发现,盘古神话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秦汉以后才渐渐北传,其创始者为壮族先民。
壮族先民创造盘古神话
盘古文化,是指以盘古神话、盘古信仰为核心所产生的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麽经和师公唱本、庙宇、祭祀活动及地名等文化现象,构成了原生态的文化体系。
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广西壮学学会会长覃乃昌教授说,根据历史资料、考古发现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现在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壮侗语民族包括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是这一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天辟地、再造人类的远古神话,就是珠江流域这些原住民族--壮族及其同源民族的远古神话。
广西壮族民间自古流传着“盘古兄妹”繁衍人类的故事:远古时,水淹天下,人死几尽,只有躲在葫芦里漂浮的两兄妹得以幸存。兄妹俩结婚后生出像磨刀石一样的肉团,他们认为不吉祥,就把肉团砍成了碎块抛撒四野。不料这些肉团块被抛撒四野后,变成了遍布各地的人群,开创世界,重建家园,从此人类才又繁衍起来。
专家们认为,磨刀石、葫芦--是"盘古"的壮语含义,是壮语对"盘古"的最原始解释。在壮族地区的盘古庙里,所敬的盘古神有的是男神,有的是兄妹两个神,并且有葫芦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传说,实际上就是盘古兄妹结婚再造人类。专家在深入广西来宾壮族地区考察时还发现,人民在叙述盘古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故事,当说到他们生出磨刀石怪胎时,都用壮语说成"因盘末伦[hin
pan mo
lon]"。在这里壮语的"因"[hin]就是石头,"盘"[pan]是磨砺,"末伦"[mo
lon]通称"因末伦"[hin mo
lon],即鹅卵石,合起来就是用鹅卵石做的磨刀石。这里最重要的是磨刀石"盘"[pan]。而葫芦(作水瓢用的大肚葫芦)壮语叫"勾"[kau],合起来就是"盘勾"[pan
kau],由于壮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汉人用文字记音就是"盘古"。
专家考察发现,葫芦是壮族地区普遍种植的植物。葫芦瓜嫩时可作菜肴,老时晒干可作容器盛物,特别是盛装液体物质,这对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远古时期未能制造陶器之前人类重要的生活用具。葫芦易生,繁殖能力强,多籽,其形状恰似孕妇圆润的躯体,是原始时代恶劣自然条件下人类所追求的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象征。壮族有信仰和崇拜葫芦的传统习俗。在桂中地区,盘古庙里都贴着或挂着各种形状的剪纸葫芦,在其他庙宇中也挂着用红纸剪成的葫芦,在各种建筑的柱、梁上还刻有葫芦,所有这些,都源于对葫芦兄妹再造人类神话和盘古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另外,兄妹结婚生下像磨刀石的肉团而后繁衍人类的传说,反映了壮族对磨刀石的崇拜意识。从石器时代起,砺石(磨刀石)就是壮族地区重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尤其是在石器时代,人们要磨制各种各样的工具,都离不开砺石(磨刀石)。2002年在百色市发掘的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一处规模巨大的新石器加工场,出土各种石器成品、半成品2万多件,其中最大的砺石(磨刀石)有200到300公斤。此外,在广西其他壮族地区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不少的砺石(磨刀石),它们与铜、铁制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兵器为共存物。过去,壮族家族都置有专用磨刀石,将祖传的磨刀石视为神圣之物。壮族家庭大年初一祭祀时也要给磨刀石烧纸上香;搬家时要搬上磨刀石;兄弟分家时要在父辈的主持下分磨刀石,一般是全家共有的祖传磨刀石分给长子管理;兄弟相争时也会争磨刀石。壮族麽经《解兄弟冤》中就有兄弟争磨刀石的记载。总之,磨刀石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性及它所承载的人们对远古时代的深刻记忆,使它成为壮族的崇拜物。
壮族民间遍传盘古印记
经过多次深入考察,专家发现广西保留着十分丰富的盘古文化的盘古印记,其中包括盘古庙、盘古神话传说、盘古歌谣、盘古师公戏,以及以盘古命名的村庄、山岭、岩洞等,形成了历史悠久、原生态型、独具特色的盘古文化体系于群落。目前,广西来宾市壮族民间还保留的盘古庙有3座,解放前建有后来毁掉的有2座,有5个村庄被命为“盘古村”。专家认为,广西来宾市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在广西,盘古神话至今仍以“神唱”(第一人称)的形式,大量地保存在壮族师公们古代的唱本里。广西武鸣县壮族师公"跳神"中的"盘古歌赞"词云:“泰山盘古是我屋,大岭盘古是我身。庚子其年造天地,盘古出世到如今。自我盘古初出世,造化天盘及地盘。左眼化为日宫照,右眼化为月太阴。骨肉化为山石土,头脑化为黄金银,肚肠化为江河海,血流是水去无停。手指化为天星斗,毛发化为草木根,只是盘古有道德,开天立地定乾绅。”
广西河池的壮族师公,还保留有盘古哥哥与盘古妹妹开天辟地后,兄妹结婚,创造人类的神话。广西来宾市武宣县等地壮族师公的“唱盘古”唱本至今仍以说唱的形式,广泛地流传在壮族民间。
专家们认为,壮族民间大量存在的开天辟地神话、盘古兄妹再造人类神话和盘古歌谣,说明了壮族人民中间盘古文化之来源历史悠久,它记载着历史上人们对盘古的信仰和崇拜,是盘古文化的历史印记。
覃乃昌教授告诉记者,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所认同的一种文化,从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以及广西专家近段深入壮族民间实证考察来看,与老一辈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推断更为丰富、翔实,从而可以确认其源头就在珠江流域。
专家们认为,珠江流域的壮族先民以盘古神话、盘古崇拜为主要内容的盘古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开发在让人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适应广大群众的寻根意识,满足他们的文化生活需求、树立壮族文化形象,增进世人对壮族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发展与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趣的盘古神话传说
盘古神话传说的内容是什么?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甘东村何师武老人叙述了当地流传的盘古兄妹的故事,其梗概是:
古时候有一个叫卜伯的人,聪明又勇敢,本领非常高强,人们一致推选他做中界的头人。有一年,天大旱,河水断流,花草树木枯萎,人畜渴死不少。人们设坛祈天下雨,但管水的雷王怪人间不供他,把天上的水封闭起来,蓄意要渴死中界的生灵。卜伯祈天不灵,就上天去找雷王算帐,把雷王抓起来,限他3天之内一定降雨,否则要杀死他。雷王敌不过卜伯,只得假意答应,等到卜伯走后,雷王又不依期下雨,反而起了坏心,准备劈死卜伯。卜伯预先知道,就把湿滑滑的水苔,厚厚地铺满屋顶,同时还设计捉拿雷王。
雷王可真的来了,他一踏上屋顶便被水苔滑倒,骨碌碌地滚到晒棚上,然后乖乖地让卜伯用鸡罩罩住,关在木笼里。卜伯关好雷王后,便出去买缸买盐,准备把雷王杀掉腌起来,并请远近一带的人都来吃雷王的肉。他出去时又吩咐盘古兄妹俩,要好好看管,不要让雷王喝水或把斧头借给他。雷王很奸猾,趁卜伯在不家,便诱惑两个孩子给他一碗水喝。雷王得喝了水,力气渐渐恢复,就冲破木笼逃走。
雷王逃走时,拔下一颗牙齿,送给兄妹作报偿,叫他们快拿去种,会马上种出一个大葫芦来,并告诉兄妹俩即刻就要下起大雨,洪水就要淹没大地,你们兄妹要躲进葫芦里才可以避难。雷王一到天上就打开天池水,立刻把中界大地淹没,人们坐上竹排纷纷向高处逃难。雷王的兄弟龙王差锯鱼来锯断了所有的竹排,这样人们便都掉进水里淹没了。卜伯坐在木碓上,和雷王、龙王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斗,雷王被卜伯砍断了一条腿,但因众寡悬殊,卜伯终于被龙王的锯鱼锯断了木碓。
卜伯被淹没在水里,只剩下盘古兄妹坐在葫芦里,因为葫芦的底是圆的,锯鱼来锯时就团团转,不能锯破,后来洪水退了,世间只留下盘古兄妹两人。眼看着人类就要灭绝,仙人就来劝他们俩结婚,重新创造世界。他们结婚后生下一怪胎,没有鼻子和眼睛,就像一块四四方方的磨刀石。他们认为不吉祥,就把怪胎砍成了碎块,拿去野外四处抛撒。过了几天肉块变成了千千万万的人,从此人类才又繁衍起来。(完)
前一篇:警惕非法传销把人拉下水
后一篇:百年风雨南街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