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耕种家乡"黄金"地 横县返乡农民工种甜玉米致富

(2006-06-16 15:06:38)
分类: 中华风采
耕种家乡"黄金"地横县返乡农民工种甜玉米致富
 
  桂龙网2005年5月19日讯(特约记者陆波岸)5月9日,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农民韦发喜在他承包的甜玉米地里和他请的员工一起劳作。现在当上甜玉米“老板”的他,去年以前的10多年时间里一直是广东一名普通“打工仔”。
 
  横县校椅镇劳务输出出现了“输出劳务——积累生产要素——返乡创业”良性发展的链条。就在千百万农民工涌入外地劳务市场寻梦掘金的时候,校椅镇韦发喜等一批返乡农民工,借助自己在外地学到的新技术、新经验,破除传统的种植观念,把当地原来一年种2造玉米改为一年种3造甚至4造,成就了校椅镇目前发展潜力巨的甜玉米产业,带动附近的群众,一起圆致富梦,并即将冲击“广西最大甜玉米生产基地”。
 
用别人技术耕种家乡“黄金”地
 
  他乡学得一技之长,在家门口掏大金块。
 
  家住校椅镇六味村的农民韦发喜,1992年到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当“甜玉米农民工”。在打工中,他发现市场上一苞甜玉米可以卖出5元钱的好价钱。他想,自己承包一块地来种甜玉米同样也可以赚不少钱。因此,他利用打工中学到的种植技术,向当地群众租了15亩地种植甜玉米。这一种,他尝到了甜头,种植面积由15亩发展到了30亩。1998年,他又“转战”广东省增城市三江镇承包大面积的耕地种植甜玉米。据透露,2004年,他在广东种植35亩甜玉米,减去投资和耕地租金,一年的纯收入在6万元左右。
  
  今年,韦发喜把发财目光投向自己的家乡。他在六味村附近的草木村租了60亩地种植甜玉米。平时耕种劳作,他以每天18元到20元的工钱雇请当地18名农民帮助,3人长期帮他耕作的农民每人每月可以拿到500元工资。业内人士估计,按去年市场价计算,他今年种植的甜玉米毛利将达18万多元。
 
  他告诉记者,除了种甜玉米外,他还将利用自己在广东10多年来建立的销售网络,联系广东等地客商到校椅收购甜玉米,做甜玉米经纪人。
 
  校椅镇青桐村返乡农民工李必珍是当地一名典型的甜玉米高产高收入农户。他经常研究甜玉米种植技术,根据农时,合理安排,他的耕地一年可种植4造甜玉米,亩产可达1400公斤/造,比别人一年1亩3造多收1850公斤,且甜玉米质量优、外观好,收购价格也比别人高0.2元到0.4元/公斤。他用自家2.95亩水田种植甜玉米,平均价0.78元/公斤,一年甜玉米总收入8730元/亩。
 
  返乡农民工韦德仓则是一名“销售典型户”。他平时善于跑市场,信息灵通,知道甜玉米哪里销量大、价钱高。2004年,他将本地的甜玉米拉到广东、贵港等市场销售的就有2382吨,平均日销量2.3万公斤,高峰期日销量可达6万公斤。按纯利润0.04元到0.06元计算,他一年单是甜玉米销售就有9万多元的收入。
 
农民工创造“甜玉米传奇”
 
  横县校椅镇农民工返乡创业种植甜玉米不但富了自己,还改变了该镇昔日零零散散、“不成气候”的甜玉米种植格局,推动了校椅镇甜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成就当地“甜玉米奇迹”。
 
  眼下的校椅,到处是绿油油的甜玉米地和在地里劳作人们欢愉的笑声。据介绍,校椅镇甜玉米种植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那时种植的规模十分小,亩产量很低,品质欠佳,由于技术欠缺、市场小,甜玉米发展缓慢。进入90年代初期,随着在广东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引进高产优质甜玉米品种及先进的栽培技术,该镇的甜玉米获得大规模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仅甜玉米一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45元。校椅镇草木村委全村人口2315人,总耕地面积2800亩,总户数475户,种植甜玉米户数426户,种植面积1960亩(单造)。2004年,仅甜玉米种植一项全村人均收入2200元。拥有960亩耕地的六味水抱村种植甜玉米达750亩。村内房屋大部分是二、三层钢筋混凝土楼房,这些楼房主要是靠劳务输出和种甜玉米收入建成的。
 
  目前,该镇甜玉米种植已经走上产业经营道路。2004年,全镇甜玉米种植面积达4.85万亩,产值达6860万元。2005年计划种植面积2万亩(单造),按上年市价计算,年产值将达9480万元。日前,有关部门投资30多万元,在校椅那罗村建立了1250亩无公害甜玉米生产基地,试验示范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和黄板杀虫等技术,并开展新品种对比示范。示范片建立以来,先后引进多个甜玉米新品种,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片一年3作(部分4作)推广应用了节本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目前已成为全镇的主要栽培模式,并带动周边乡镇甜玉米生产发展。
 
  记者校椅镇青桐西街采访时,这里“大西南果菜购销部”老板张兰正向群众推介优质甜玉米种子,忙得不亦乐乎。这位在广东种植甜玉米取得销售经验后返乡做销售甜玉米种子、收购甜玉米的女老板告诉记者,由于当地甜玉米产业日益扩大,各地甜玉米客商纷纷来到青桐西街做甜玉米生意。目前,该街已发展成为一条拥有27家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的甜玉米生意一条街。这些公司每天收购甜玉米鲜苞75吨到86吨,高峰时每天可达280吨,整条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另外,甜玉米发展还培育当地2000名“甜玉米经纪人”,他们跑南宁、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市场走向,结识客商,完善甜玉米流通组织,壮大流通队伍,营造流通渠道,使农民种得出,卖得好价钱。
 
  “在广西,凡是有种甜玉米的地方都有校椅人。”目前,宁明、灵山、武鸣、宾阳等地都有校椅人在种植、收购甜玉米。
 
  最让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看好的是,由甜玉米作媒已经吸引了3家外资企业到当地发展与甜玉米相关的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家住校椅镇樟西村的韦荣信已由一个返乡农民工变成一家企业的老板。1989年,他到广东惠州当“甜玉米农民工”,摸索获得技术后,自己承包耕地种植甜玉米,最多的时候承包了600亩,雇请400人帮助种植。去年返乡后,他和香港一名对校椅甜玉米产业看好的客商一起在投资500万元校椅镇建立南宁金牌帆船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该公司生产甜玉米罐头及其它水果罐头,每年可加工甜玉米鲜苞2.5到3.5万吨,产品销往上海、新加坡等国内外市场,可安排就业人员120多人。此外,另一家规模更大的外资甜玉米罐头企业目前正在投建中,估计近期可投入生产。
 
  甜玉米粒可以变钱,甜玉米杆、苞衣、玉米心等“废品”同样得到投资商的青睐。去年,原本想到校椅收购甜玉米的一位东兴市客商看到当地甜玉米销售后留下的“废品”后,顿生“变废为宝”的生财念头。他当即拍板投资在校椅建立奶水牛养殖基地,收购当地农民销售甜玉米后留下的这些“废品”饲养奶水牛。目前,占地1000亩、拥有500头水奶牛的广西横县周进奶水牛养殖场已经建成并投产。该养殖场使得全镇的甜玉米得到综合利用,拉长了甜玉米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每一颗玉米,全部融入经济之中去。”校椅镇镇长黄世勇这样形容当地甜玉米的经济价值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该镇政府官员透露,该镇将通过集成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化技术,建立一个容量大、速度快、标准高、可靠性强、覆盖面广的销售中心,拓宽甜玉米市场信息空间和营销渠道,努力把校椅镇建成全区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基地。
 
  所有这些,首先要感谢的是那些返乡创业农民工。是他们,创造了将不起眼的一颗甜玉米变成一个大产业的奇迹。“校椅镇今天这样的甜玉米产业,返乡农民工功不可没。”当地政府官员坦率地说。
 
劳务经济是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样如此。他们返乡创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日益凸现,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农民工输出大县横县崛起的300多个一村一品专业村,许多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结晶。该县马山乡农民运用在外学到的编织技术,返乡创业,发展编织产业,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校椅镇外出劳务人员达1.8万多人,目前返乡创业468人,其中140人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西南宁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蓝成贺说,一部分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带着打工积累起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返乡创业,为当地农业、非农产业和小城镇建设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就业,更加快了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
 
  此间有关人士指出,有关部门应该抓住农民工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发挥返乡创业对当地经济建设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营造有利于返乡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支持和鼓励回乡创业;另一方面,要把返乡创业与农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返乡创业者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从而推动“打工潮”走向“创业潮”,实现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和吸纳当地更多农民就业的“双赢”。
 
  蓝成贺透露,南宁市今年在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同时,将启动“凤还巢”工程,指导各县(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比如在税收、工商、土地等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充分利用他们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带动周边群众致富。近期,在市劳动部门指导下,校椅镇将建立一个返乡创业基地,并通过基地带动全市实现大面积返乡创业,繁荣乡村和小城镇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