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山村的希望

(2006-06-16 10:57:17)
分类: 社会纵横

 

为了山村的希望

 

http://pic.anhuinews.com/0/01/09/65/1096589_930030.jpg

 

“不求索取,您种下希望之种;呕心沥血,您育出栋梁之材。”宾阳县新桥镇清平初中的老师,为了教育事业,为孩子的明天,年轻教师4人挤一间宿室,中年教师一家3口住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的房间,几十名教师集中在一间泥瓦房里办公。

 

这所被当地群众称为“清贫学府”的学校就是宾阳县新桥镇清平初中,是一所占地面积仅有6.44亩的乡镇初级中学,拥有在校教职工66人,在校生651人。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全体教职工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今年秋学期,他们更是想方设法地为做好教育普及工作广开“绿灯”。

 

这所学校目前的软硬件配套建设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今年的各项教育工作,该学校想方设法把教学楼一楼的4间学生宿舍全部腾出来作为教学功能室,其中一间用来作化学实验室,一间用来作物理实验室,一间用作生物、物理的仪器室,一间用来作化学仪器室。

 

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学校还得规范建设相应的电脑室、图书室和阅览室,于是,学校又决定采用“割肉补疮”的办法来解决燃眉之急。清平初中副校长蒋守垣介绍说:“这间教室是原来57班的教室,57班毕业后,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把它改为现在的电脑室。”

 

眼看着秋学期开学了,几百名学生的宿舍还没有着落。就在学校领导为此事焦急的时候,曾燕东等26名年轻教师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宿舍。

 

为了让学生能在新学期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千方百计寻找解决教育教学用房难的途经,但是目前仍然有三分之一学生的住宿问题得不到解决。学校打算,让一部分家离学校比较近的学生回去用膳,上课时间来,晚上再送回去。

 

清平初中校长廖洁全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他说,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各项教育教学的软硬件配套建设必须紧紧跟上,但是从1995年至今,清平初中的校园建设却一直处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片土地我们学校去年8月份就已经征下来了,本来要建设学生宿舍楼和运动场,但是由于资金周转问题,到现在还是荒地一片。”

 

也许,阻碍清平初中改善办学条件的有很多现实主客观原因,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但这所学校的教师们的精神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尽管各方面条件是那样的艰苦,但是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携手度过“清贫”的时光。

 

“您两袖清风,淡泊名利;您把所有的信念,都融入三尺讲台这一方净土;您把所有的光热,都献给山村的每一抹希望,每一颗新芽。”在清平初中,我们读懂了这句歌词。为了山村的希望,这里的教师愿与“清贫”同行,无怨无悔。

 

本报记者陆波岸  通讯员江怀章 韦勇

南宁日报 > 2005年09月02日>县区新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