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面对建设,我们却心如刀割?

(2015-03-27 13:16:49)
标签:

文化

分类: >>妄言·信手涂鸦

  九街十八巷开工啦!周一清晨的摄影论坛上,襄阳摄影爱好者这样为新城建设欢呼。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所在,是濒临汉江催生现代襄阳的樊城历史街区。
  论坛跟帖一片火热,在新新人类们看来,时尚高楼与炫目灯火,才是远胜破败历史的时代骄傲。

为什么面对建设,我们却心如刀割?
  昨天上午,报社热线接到爆料,在九街十八巷工地发现年代久远的柱础、青石板、瓦片、陶器等文化遗存,但施工方却把这些遗存连同渣土,运往鱼梁洲修筑河堤。
  站在工地边缘,记者的心都是疼的。那一辆辆开往荒芜河滩的大货车上,记载樊城历史的柱础、石板,被当做一文不值的渣土!梯子口、马道口……在这个春天浓重的雾霾里彻底消失了,而那段引领襄樊走进近现代的历史,从此死无对证!

为什么面对建设,我们却心如刀割?
  时间往前再翻10天。3月11号,有热心市民在中山后街东端(当铺街),原襄樊粮食局二米厂工地发现多块“江西万寿宫”铭文砖,经文史专家证实,拆迁原址正是大江西会馆,又叫江西万寿宫——研究樊城乃至襄阳会馆文化的实证,就这样毫无尊严地倒在挖掘机下。现在我们终于相信,那些文物贩子也许才是天地良心,至少他们保存了历史见证!
  最近5年,在疯狂的城市扩张大背景下,襄阳主政者提出建设“四个襄阳”口号,城市规划盲目前瞻,毫不顾及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在追求变量与体量的现实操作中,襄阳被确立历史文化名城主要依据的樊城历史街区,变身“九街十八巷”项目,襄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湖北乃至全国无与堪比的文化存量,被破坏殆尽。

为什么面对建设,我们却心如刀割?
  时间再往前追溯3年。2012年8月,紧邻襄阳五中的某房地产项目在基坑开挖时,发现一处古代墓葬群落。据推断,墓葬时间大致为东周至秦汉时期,距今将近2000年。这处严禁记者探访的墓葬,很快就树起了高楼,在房地产走低之前抢鲜发售。
  
规划、文物部门在干啥?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守望者,还是新城建设的助推者?
  几乎所有关注历史文化的襄阳人都知道,那个楼盘紧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城遗址。连邓城周边种田的农户都知道,这里遍地宝贝。自古以来,邓城农户之所以从不卖鸡,是因为杀鸡时总能取出金块或古币。现实呢,邓城遗址周边现今是炙手可热的新区热土。
  我们再把视线转入城内。即使樊城历史街区变身“九街十八巷”程序合规,文物部门也该在事前清点盘查可能的遗存、在开挖时同步做好现场物证与物料的搜集吧?
  记忆犹新的是,磁器街2013年末拆建时,千年古井的去留牵动了几代人“老襄樊”的心。不少人建议,借鉴广州历史积存保护经验,及时修改规划,让这口养育樊城的古井成为未来CBD的人文景点……新年风雪过后,再无人过问古井下落。
  
热爱城市的人们,总如此无力、如此无奈。
  襄阳,这么厚重的文化历史,不能总成为招商引资的鲜亮口号,不能总让后人在博物馆里支离破碎地拼凑窥探。襄阳,这么美丽的山水风物,怎能忍心目睹被“时光”一点一点侵蚀?
  文化、文物、规划、建设……这么多主管部门,哪怕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官员,肯有哪怕一点点的怜悯慈悲之心,襄阳历史文化就多一点点存续光大的希望。
  那么,我们永远只是旁观者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