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2012-11-18 17:13:20)
标签:

襄樊

襄阳

樊城磁器街

拆迁

文化

分类: >>踪迹·行行摄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樊城沿江历史街区在大规模拆建中留下烂尾工程。2012年11月,这个严重影响城市观瞻的尴尬地段终于写进动迁令,忐忑十余年的片区原住民必须赶在冬天来临之前找到临时栖所。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拆迁片区毗邻这座城市最繁华的第一商圈,地价前景显而易见。动迁令发布当天,天气预报的寒潮就如约而至,不少原住民在提前接受政府承诺的补偿条件后举家搬迁。
  他们在离开的刹那,实际上跟这座急速前行的城市一起——在告别故乡。当他们回迁还建小区时,这片书写城市现代史的超级遗存仅只停留在热心人士的各色胶片里。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古井巷,因为巷内有千年古井得名。从井北小巷往里走十几步,两家人已离去的空楼门口各有一堆尚留余温的灰烬,焚烧草纸一般来说只用于祭奠先人。那么,这是怎样朴素的对话呢?可以想见的是,旧屋主人如何说服了内心的割舍。
  已经搬走的人家,门楣上找不到门牌。这又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谜。是他们视作家当带走珍存,还是路人出于好奇摘走了留念?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座城市已能自行生产橡胶轮胎,人力板车司空见惯。今天出现在高大楼宇下的这个场景,依然让人惊讶——乡下亲戚拉走的这些家当,在城里暂时栖居的屋檐下面无法接续使用。许多板车承载不了的家当只好丢弃,尽管里面装满了家族历史。
  整个解放路拆改片区,古街老巷随处可见“拆迁”与“搬家”的广告,甚至有用粉笔写在各家门口墙上的服务电话。搬迁令下达的前几天,废品回收队伍就成群结对开进了街区。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值得深思的是,这样一处拥有千年积淀的所在,至今未见专业文物评估的报道。关于马头墙或老墙根里暗藏宝物的说法在坊间广泛流传,以至引来了各路探宝客。他们趁夜色走街窜巷,搬走随处可见的药坛瓦罐和经久未朽的桐木衣箱。这些在反映清末民初生活的影视剧里才会出现的物件,如今散落在倾颓的屋角。
  远可溯及百年以上的物件,先在第一轮寒潮里彻底失去了主人,然后在凄风冷雨中易主,想来让人叹息。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即使家长们愁容满面,巷里的孩子却永远保有着天真。他们还没有故乡的概念,更不知所谓流离的凄苦。在他们产生依恋之前离开,当然是最好的解决时机。若干年后,他们的父母肯定会带上儿孙给他们补课。可是,故乡在哪里?在凭借技术即可日行万里的今天,这是个要命的课题。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也许我们把拆迁看的过于悲凉。但你要知道的是,这片记录民居民风民俗的物质遗存,在历史上存续了千余年。
  在经历当代一次次拆解的伤痛后,再深厚的文化当量也必须为城市建设让路。于是,他们不得不在这个冬天化作开发热土。紧接着,蜿蜒的街巷、昏暗的老屋以及由远及近的叫卖,在北风呼啸南下时顿然消失。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文化重建需要付出高昂代价,这是樊城古城亲身证实的真理。随着街巷消失的,还有属于城市的集体记忆。
  在空寂的故乡里,废墟一天天在蔓延。站在朔风里,只能俯身捡拾些历史的碎片。有些瞬间你无法直视,却又转瞬即逝。
古井巷:不敢直视的瞬间
  马街,皮坊街,苏家坑,唐家巷,邵家巷,古井巷,大桥口……伴随又一代“老樊城”的逝去,这些充满亲切乡情的地名也随着变成记忆,街区传承就此断裂。也许有人会说,他们只是在地理上消失。是的,他们很快会变成地方志上不得不记却又无力解释的只言片语。
  11月17日,新一轮寒潮过境古城。冬天越来越深,但愿搬离了老街的人们能迎来温暖的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