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湮灭的青春

(2006-09-04 14:32:47)
标签:

焦柳线

焦枝铁路

襄樊火车站

分类: >>踪迹·行行摄摄
那些湮灭的青春  9月3日,这是进入九月第一个不用加班的双休,于是在网上约好朋友去观音阁。
  据说观音阁已经列入政府的旅游热点名录,上周就有摄友骑车过去。约好的朋友说知道观音阁的地点,我们坐上505.路公车,在湖北制药厂下车。
  朋友在药厂生活区的面摊上临时改变主意,沿着药厂门口的铁路步行回程。早上的雾气迅即消失殆尽,我们被浓烈的暑气包裹,阳光下面,感觉衣服是湿漉漉的。
  走在铁路上很是忐忑,这是新中国教科书里骄傲多年的南北干线——焦枝线,大约五分钟左右就有客货列车呼啸而过。我数着枕木,没有心思聆听朋友对学生时代沿路回乡经历绘声绘色的讲述。半个小时的路程叫人心烦,在过道交叉桥上,前方弯道处黑洞洞的隧道出现在眼前。我们端起相机,用点测方式一遍遍试拍人物和微距,不觉走进了“新文笔锋隧道”。
  我没有穿越隧道的经历,可能一向重看潜在的危险。穿越隧道的风凉飕飕的,两条锃亮的铁轨一直蜿蜒到隧道北头。由于担心列车经过,我们迅速走出隧道。叫人诧异的是,三名沿路拾荒的中年妇女不知何时紧跟在我们后面鱼贯而出,行动极为老练,看见我们四处拍摄,还热情地挥手问候。
那些湮灭的青春  隧道出口的墙上,崭新油漆方块上注明有红色的字母和数字,想必是巡线工人留下的专业参数。隧道水泥壁被列车经过的浓烟熏成了黑色,上面白色粉笔的标记吸引了我的视线。在一个斑驳的方框里面,我发现四个工整的大字:青春万岁。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这个绝对没有游客经过的地方,谁还有如此抒怀的雅兴?他一定是寂寞的,他也许经历过不公的遭际而不甘沉沦,或者为献身铁路感到快乐与骄傲。他找不到宣泄表达的出口,于是在黑漆漆的隧道发出这样寂静的呐喊!
  回程路上,我一遍遍揣测,这寂寞的铁路线上有多少不甘寂寞的灵魂。他们像戈壁上无名的小草,一直保有生长的渴望。
  想起隧道入口那个巨大箭头的后面,有人用白色粉笔写上的“拉萨”,而白色箭头分明开往北方——拉萨,也许是他们向往的自由天堂。
  
  在一个秋日的黄昏,谢廖莎跟奥格廖夫来到莫斯科郊外的山冈。他们细数过往,为没有虚度的青春感到自豪。回忆往事,他们幸福得热泪盈眶。这个场景,曾无数次出现在誓言年代的教科书里,如今咀嚼起来,仍那样令人神往。  
  这个秋日的午后,我目睹了四个字的青春誓言,并在心底默默为他们祝福。如果还有时间,我会再来看望这群孤独的灵魂,就像朝拜自己不曾把握的荒芜青春。■
 
  许巍:蓝莲花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地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
 

 


 
 
 
  
后续报道:青春的探访 [进入市区忽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就像若干年前到达广州时扔掉了那个不再需要的包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旁观简单生活
后一篇:追踪失踪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