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的父亲母亲家庭故事生活记录宜昌乌鲁木齐 |
分类: >>妄言·信手涂鸦 |

母亲此行的起点,是湖北宜昌,她的妹妹是那里葛洲坝工程局的退休职工。然后,她们从宜昌直航乌鲁木齐,她们的姐姐——那个在火红年代从北京广播学院本科毕业就响应号召去支援边疆的倔强姑娘,如今白发苍苍。
多年重逢,三姐妹泪流满面,她们回忆起艰苦年代温暖的依偎,然后咀嚼远隔迢遥的相思之苦。关于下一代未了的心愿,她们感到无奈与无助。大姨妈的三个儿子对于故乡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头那几年,外婆把他们一个个带大,然后一个个送回新疆。如今,他们在西北边陲最大的城市似乎听不到一丁点故园的呼唤。在熙来攘往的城市人流中,他们的日子一样平淡。据说大表哥正煎熬于是否告别苦寻得到的幸福,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某家媒体一干人等的现实操纵。
子女们对待生活迥异的观点,让长辈们感到困顿甚至惶惑不安。而对于我,一个甘愿选择流浪的孩子,她们却始终寄予厚望。我的叛逆,也许是考验母辈宽容与慈爱的标本。连日酷暑的探讨,让一贯笃信自己的母亲犹疑不定。在人满为患的旅游商店,母亲决定:请回这尊浸润着关怀与期待的观音菩萨,让护佑时刻相随,以取代每周电话联络里追问式的叮咛和词不达意的敷衍。
对这种形而上的管教,我不以为然,只能在内心感谢我的母亲,她的一生让我惊讶、让我景仰,更为之自豪。起初为了工作离开自己的母亲,然后为了爱情与家庭放弃工作。等到年老,每月只能拿到几十元所谓的退养费用。
从小在母爱庇护下长大,我敏感、胆怯而且自卑。曾有一次,母亲与跟我争执的同学家长理论,我却躲藏在角落,隔窗远望母亲的背影。
我需要独自长大。再后来,我决定离开。
…………
又逢秋天,丰收的时令,所有细节都蕴藏饱满的爱的意象。
如果关怀是一种力量,那么我最该带着观音上路。当农人们挥刀收割的时候,我会向走近我的模糊的幸福,挥手致意。■
他们的爱情:永远有多远 [永远,永远到底有多远呢?永远,也许永远超不过两颗紧紧依偎的心]
后一篇:圣诞:一次突发的癫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