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探访山西古建筑--介休太和岩牌坊、祆神楼

标签:
山西介休太和岩牌坊祆神楼四大名楼 |
分类: 绿色激情 |
介休是闻名遐迩的琉璃艺术之乡,而这座位于介休北辛武村里的太和岩琉璃牌坊不仅是当地琉璃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明清时期晋商兴盛的历史见证。据说这样的老琉璃牌坊全国一共十三座,其中北京十座,河北二座,山西就是它了。

牌坊是清光绪二十三年由晋商冀家十七世冀国定耗资三万两白银修建。原为真武庙庙前牌坊,今庙已无存,仅余此琉璃牌楼一座。正脊中间的门对上是“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世远家声旧,孝訯喜气新”题字,彷佛是整个牌坊的中心思想,把家族传承、孝道美德的文化展示无疑。

整座牌坊通体以黄绿蓝三彩为主,两块横匾“紫极腾辉”与“天枢真宰”高悬其上。



左右次楼南面分别写着“无上道”和“众妙门”,北面是“除俗障”和“契真源”,确是道教意思。


如此绚丽的牌坊孤零零的保存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和周围的环境真是不太搭。




屋顶的脊兽很丰富,蓝黄交替的椽子精致绚丽,很有皇家气派。





门口的小店很多琉璃的冰箱贴,忍不住买上了一波。

第二站是心心念念的祆神楼,祆神楼东西两侧分别是纪念介子推和文彦博的县级文保单位介公祠和文公祠。他们和祆神楼一样,都是介休的名片。

中午时分,光线很强,没有拍出最美的感觉。但还是要把祆神楼好好夸夸,它是与蒲州鹳雀楼、万荣飞云楼、秋风楼齐名的三晋四大名楼之一,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祆教建筑。夸好了还要介绍一下这个小众的宗教,如果没有听过祆教,一定听说过拜火教,它是源于古波斯地区,是一种崇拜太阳、崇尚光明的古老宗教。公元6世纪中亚的粟特人通过“丝绸之路”到达中原进行贸易往来和交流时,将祆教带入中原。北宋时期祆神被列入官方祭祀之列,山西、河北等地出现了许多奉祀火祆的神庙。

整个楼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采用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檐下木雕独特,斗拱和雀替图案丰富多样,包括猛虎、雄狮、骆驼、牧羊犬、神牛、大象等。琉璃脊饰是双牛神像,牛在祆教中被奉为胜利之神,是祆教崇拜的重要象征。


楼后是三结义庙,二者相依相伴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




明嘉靖十一年,朝廷下令除儒释道的庙宇宫观外,其余庙宇尽毁,时任介休知县王宗正以“除邪神必须崇正神”之由,将祆神庙改为供奉刘关张兄弟的三结义庙而得以保留下来。清顺治十六年,三结义庙毁于大火,直到康熙七年才重修完成。

这屋檐上的神兽真是太特别了

牌坊是清光绪二十三年由晋商冀家十七世冀国定耗资三万两白银修建。原为真武庙庙前牌坊,今庙已无存,仅余此琉璃牌楼一座。正脊中间的门对上是“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世远家声旧,孝訯喜气新”题字,彷佛是整个牌坊的中心思想,把家族传承、孝道美德的文化展示无疑。

整座牌坊通体以黄绿蓝三彩为主,两块横匾“紫极腾辉”与“天枢真宰”高悬其上。



左右次楼南面分别写着“无上道”和“众妙门”,北面是“除俗障”和“契真源”,确是道教意思。


如此绚丽的牌坊孤零零的保存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和周围的环境真是不太搭。




屋顶的脊兽很丰富,蓝黄交替的椽子精致绚丽,很有皇家气派。





门口的小店很多琉璃的冰箱贴,忍不住买上了一波。

第二站是心心念念的祆神楼,祆神楼东西两侧分别是纪念介子推和文彦博的县级文保单位介公祠和文公祠。他们和祆神楼一样,都是介休的名片。

中午时分,光线很强,没有拍出最美的感觉。但还是要把祆神楼好好夸夸,它是与蒲州鹳雀楼、万荣飞云楼、秋风楼齐名的三晋四大名楼之一,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祆教建筑。夸好了还要介绍一下这个小众的宗教,如果没有听过祆教,一定听说过拜火教,它是源于古波斯地区,是一种崇拜太阳、崇尚光明的古老宗教。公元6世纪中亚的粟特人通过“丝绸之路”到达中原进行贸易往来和交流时,将祆教带入中原。北宋时期祆神被列入官方祭祀之列,山西、河北等地出现了许多奉祀火祆的神庙。

整个楼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采用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檐下木雕独特,斗拱和雀替图案丰富多样,包括猛虎、雄狮、骆驼、牧羊犬、神牛、大象等。琉璃脊饰是双牛神像,牛在祆教中被奉为胜利之神,是祆教崇拜的重要象征。


楼后是三结义庙,二者相依相伴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




明嘉靖十一年,朝廷下令除儒释道的庙宇宫观外,其余庙宇尽毁,时任介休知县王宗正以“除邪神必须崇正神”之由,将祆神庙改为供奉刘关张兄弟的三结义庙而得以保留下来。清顺治十六年,三结义庙毁于大火,直到康熙七年才重修完成。

这屋檐上的神兽真是太特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