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南阳山陕会馆人面狮像关羽 |
分类: 绿色激情 |
2018国庆节去哪里呢,朋友们意见不一,有的去了黄山体验名宿,有的去了殷墟,因为女儿4号去香港参加SAT考试,所以我们在送走女儿后,开车踏上了前往南阳的旅行。河南南阳距离合肥500公里,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一路上秋色如水,正是渐入佳境的时节。

下了高速,我们直奔第一站赊店古镇。古镇春秋时属楚,战国属韩,1965年建立社旗县后由周恩来总理把“赊旗”改为“社旗”,寓意为“社会主义旗帜”。2004
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为赊店镇。

赊店镇有着悠久而特殊的历史,地势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清时为河南省四大名镇( 朱仙镇、回郭镇、荆紫关镇 )之一,鼎盛时期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众。500 多商号总集百货,72道街分行划市,晋陕二省商人多发迹于此,所以山陕会馆正是其繁华荣光的历史见证。

走在山陕会馆的门外,开始感觉到其非凡的气势。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
屋檐上无数的小佛坐落在瓦当上,拉近镜头才能拍到点滴。
绿悠悠的瓦当中,还有各种绒绒的植物,简直是无比的风雅。
翘脚的飞檐上一个半蹲的力士惟妙惟肖。
照壁建得富丽堂皇,壁面之豪华,构图之巧妙,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自下而上由青石须弥座、壁身、硬山绿色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确实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功效。


据说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会馆中唯一得到慈禧御笔之宝的民间商会建筑,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会馆”。
一对很高的铁旗杆,据说重达5万余斤,立于铁狮子中,下面有青石须弥座,旗杆腰部雕有天马、麒麟、狮子、异兽图,旗杆穿狮而过,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日战争时期,东边的一只被日本飞机炸掉了。这样的旗杆方式还是很少见的,不知道当初如何制作完成。
整个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其中春秋楼及其附属建筑于咸丰七年为捻军所焚,现存建筑152间。
这悬鉴楼的样式我竟也是第一次见,仿佛从体育馆后台的暗道走向前台之前的过渡。可以看到整个楼的最基础部分,20多根合抱的大柱,下有三层柱础,上层多为鼓形,下层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给人庄重气派的感觉。
这些雕刻的小狮子惟妙惟肖,非常精致。中国的民间大师默默无闻,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惊叹的瑰宝,所以这里也被誉为石刻艺术的博物馆。


再一回头,悬镒楼赫然出现了。悬镒楼是会馆的戏楼,有“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之哲理,历时25年竣工,分上中下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两侧装饰有行龙、牡丹图案,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
“悬鉴”两字系山西明末书法家傅青主所写(是从山西托来的)。“楼”字系叶县清末举人许靖所写。两侧石柱上外部刻着“还将旧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内联刻着“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舞台屏上悬挂“既和县平”匾额,真是人生如戏的真实写照吧。
戏台上下布满木、石雕刻图案,其内容多以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特别喜欢会馆的屋檐,很有沧桑落寞的味道,这样的地方在现今也确是是落寞的,孤芳自赏也是一种美,这样的地方我很喜欢。

万人庭院,就是会馆的中心大院。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前高后低,两边是条石与之区分。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
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也分左中右三座。
中牌坊下部斜铺“九龙口”神道,好像故宫也有类似装饰。“神道”以整块青石雕成,雕有“三龙戏珠”,龙体周围祥云缭绕。整幅浮雕立体感强,雕工精美。听讲解员介绍,特殊的年代里会馆负责人在这块镇馆之宝的石雕祥龙上覆盖了锯末和石膏,大书红色“忠”字,才保存下来。
中坊上雕有福、禄、寿三星。
下面是各式各样的小狮子
大拜殿最独特的装饰是两侧的石雕八字墙。墙下为须弥座,座上立以整块青石之巨幅精美石雕,东侧图为“十八学士登瀛州”:城门上方匾雕“瀛州”二字,以作点题,十八学士各骑马上,攀行于盘曲山道之间,或半进城门,仅现马尾,或隐于山石之后,仅现马头。山溪曲折盘旋,山峦叠翠,亭台隐现。其设计之妙,雕刻之精,难以尽述。
西侧图为“渔樵耕读”。说实话这两幅石雕个人认为真是镇馆之宝,除了无语凝视,实在是无法言说的词穷。
大座殿内存有慈禧皇太后草书“龙、虎”二字碑。社旗山陕会馆作为民间商会建筑而能得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在全国的会馆建筑中可说是绝无仅有,可是我竟然陶醉在精彩的大殿光影中,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