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是个好地方--赊店火神庙、瓷器街

标签:
旅游南阳赊店瓷器街厘金局火神庙 |
分类: 绿色激情 |
走出山陕会馆,是一条瓷器街,热闹的街巷北起山陕会馆,南至石牌坊,全长310米,是古镇历史最繁华的中心街道,街道两侧庙宇、镖局、酒馆、厘金局、票号、会馆、老字号等古建筑排列有序、体系完整,很好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商业传统特色。

正好看到街头的民间文艺,这样仿佛跷跷板的七品芝麻官,可爱俏皮,又热闹,又有趣,这些传统的演出如今在城市已经很少见,所以说也只有在乡村才更能体会节日的乐趣呢。
一个眉目清秀的小伙子正研究这栩栩如生的大狗,是想摸摸它的舌头吗?

赊店厘金局,是全国最早设立的税务机构之一。在湖南的洪江古城也有这样的厘金局。赊店的厘金局建立于咸丰三年,是清政府为收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军费而开设的。民国21年厘金局撤销,其税收改为南阳税务局。这大门上的麒麟很是神气。



门口四个老大爷用石头在玩什么棋,估计也是快要失传的棋艺了吧。


蔚盛长票号,总号是在平遥城,这应该是二十七个分号之一。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中原有史以来第一家票号。两旁楹联:一纸风行生财有道,万商云集获利无疆。能济急时需有备果然无患,诚为聚时道积少自可成多。

福建会馆集茶楼、饭庄、客房、娱乐为一体的一进二群楼庭院,整体建筑布局为“日”字形,寓“日日高升”之意。


以前就是通过这条线出关的吗。

最有看头的就是这火神庙。火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因镇内当时制造烟花爆竹的“炮房”较多,加之镇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为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灾,为此由镇内“炮房”行业牵头,集资兴建了火神庙,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最南边建筑为山门,山门建筑和戏楼连为一体。正脊中间装饰有麒麟驮莲花宝瓶。

戏楼二层前台和后台两边呈“八”字墙相连接,戏台东西两边中间为圆木立柱,两侧各竖前后四根方形石柱,柱上有石雕楹联,相比山陕会馆的这个戏台的雕刻要稍微次之。



最独特的是这木牌楼,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建在一座砖石砌筑的台基上,整个形状如两个对角三角形,也像一个鸡爪子。左右各有三柱,柱子南北是抱鼓夹柱石,夹柱石上雕琢着姿态各异的雌雄大小数十尊狮子,这牌坊形状很少见,据说也是“中原一绝”。




门口四个老大爷用石头在玩什么棋,估计也是快要失传的棋艺了吧。


蔚盛长票号,总号是在平遥城,这应该是二十七个分号之一。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中原有史以来第一家票号。两旁楹联:一纸风行生财有道,万商云集获利无疆。能济急时需有备果然无患,诚为聚时道积少自可成多。

福建会馆集茶楼、饭庄、客房、娱乐为一体的一进二群楼庭院,整体建筑布局为“日”字形,寓“日日高升”之意。


以前就是通过这条线出关的吗。

最有看头的就是这火神庙。火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因镇内当时制造烟花爆竹的“炮房”较多,加之镇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为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灾,为此由镇内“炮房”行业牵头,集资兴建了火神庙,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最南边建筑为山门,山门建筑和戏楼连为一体。正脊中间装饰有麒麟驮莲花宝瓶。

戏楼二层前台和后台两边呈“八”字墙相连接,戏台东西两边中间为圆木立柱,两侧各竖前后四根方形石柱,柱上有石雕楹联,相比山陕会馆的这个戏台的雕刻要稍微次之。



最独特的是这木牌楼,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建在一座砖石砌筑的台基上,整个形状如两个对角三角形,也像一个鸡爪子。左右各有三柱,柱子南北是抱鼓夹柱石,夹柱石上雕琢着姿态各异的雌雄大小数十尊狮子,这牌坊形状很少见,据说也是“中原一绝”。

匾额南面雕刻楷书“光天垂象”,背面雕刻楷书“利永民生”,其意是永远为百姓造福。

后一篇:南阳是个好地方--南阳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