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2018-12-09 19:41:27)
标签:

旅行

镇远青龙洞

紫阳书院

祝圣桥

万寿宫

分类: 绿色激情
镇远青龙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上次路过镇远是仅远观欣赏,时过多年却仍记忆难忘,这次特意安排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来看这崖壁上独特的建筑。景区大门设在一个洞口处。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方壶圆峤”,是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有佛教的感觉了。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整个崖壁建筑分布由南至北约180米,垂直高度从舞阳河至玉皇阁顶60米,在悬壁和岩洞间,分别是山门、正乙宫(财神庙)、吕祖殿、观音殿、斗姥宫、玉皇阁、万寿宫等十五栋单体建筑。现存建筑皆为晚清时期。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中元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寺院以此天然稍加开凿用作殿堂,很像一个石窟寺,据说也是张三丰修炼的地方。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从香炉角度看去,如果下雨天,一定是一番水帘洞的味道。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所有的建筑都是挨着崖壁修建,很符合道教之顺应天然。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穿行其间,总有迷宫的感觉。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这最宽阔的地方,就是紫阳书院。殿宇宽大,里面摆着书案,这座殿宇,是为了纪念宋代理学家朱熹而建,因朱熹号紫阳先生故命名。整个殿宇依靠山石和架木为梁,支撑整座建筑的重量。这里应该算是儒家的地盘了,真正是佛道相携,别有意味。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站在玉皇阁的楼阁中探出去,看一看到这蜿蜒如S般秀丽的舞阳河水。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前面的祝圣桥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在青龙洞中可从不同角度来看到这座极美的古桥。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山中小小的天地孕育了那么大的方圆,这是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祝圣桥上的魁星阁原是清代建筑,但在1934年战争中毁损,现今的魁星阁是镇远人在1986年重修的。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跟着导游在人群中穿梭,在岩洞之中爬上爬下。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这样的屋檐很有波浪感,隐隐还有被涂抹的痕迹。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这里也被誉为“海上飞来”一洞天。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万寿宫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群。宫前有牌楼,前院有戏楼。牌楼上有砖雕,上面微雕着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四组古建筑群。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这里当年是江西会馆,曾经商人云集,很难想象一个喝茶、看戏,攀同乡、找合伙、谈生意,交流商业信息的地方,门庭若市,嘈杂喧闹却又在这出世入世的青龙洞旁。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古戏台上的木雕相当精美。三块木雕,花费八年时间,雕了杨家将的三段戏,应用各种雕刻手法,精美绝伦。戏台上,有对联:“不典不经格外文章圈外句,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镜中天。横批:中和且平”。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戏楼的藻井里也是特别装饰,雕龙画栋。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出口在万寿宫。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林则徐过镇远,留下了“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的感慨,而这就是镇远留给我们的印象吧,质朴神秘,安宁而大气。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镇远自古是西南大通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经过它才能进入滇黔腹地,通达缅甸、印度,东南亚,作为“水陆码头”,各种文化自然能够兼容并蓄各取所长,所以青龙洞作为佛、道、儒三家共享的仙山宝刹,也是情理之中了。
镇远印象之---青龙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