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印象之---石屏山

标签:
旅行镇远古镇石屏山祝圣桥古城墙 |
分类: 绿色激情 |
到达镇远已是傍晚时分,对镇远的印象还停留在2009年初次到贵州的记忆里。近十年的时光,那个古朴美丽、清澈透明的镇远还在吗?夜色阑珊,从舞阳河边的观景房看去,镇远的整体大模样没有改变,只是依山多了很多的客栈。

远处的青龙洞依旧道骨仙风,靠山而立。

夜幕下琼光点点,精致而妩媚。

镇远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周皆山,舞阳河水以“S”形蜿蜒而过,远观颇似太极图,为明代所建。历史上从夏到商都被称为蛮夷之地,到宋代才被赐名为镇远。但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入黔要道,遗存有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码头12个,古驿道5条。。。

清晨起来,大家分散行动,有逛古街的,有爬山的,有睡觉的,而我自然是选择爬山。

百度了地图,知道处处皆通,而旅店门口就是石屏山入口,于是一个人带着相机登临而上。

透过树缝可以看到下面的蜿蜒的舞阳河与青龙洞。
一个山环水抱,山水相依的宁静古镇就这样展示在眼前。
还能看到屋顶上穿过的铁路线,很是有趣。
越爬越高,开阔无比。古镇分府卫二城,府城即镇远府衙所在地,卫城则是驻兵之所,而我所爬的是府城这一边。
石屏山像一扇石屏,雄伟险峻,这里是古镇的制高点,登上山顶的亭台,可以俯瞰整个镇远。整个石屏山东西绵延2.2公里,海拔600多米,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不过200米,所以半个小时就能爬上来了。



古城墙没有特别修葺,野草丛生,但却更加彰显历史的遗存,走在其上,内心充满感动,时光更迭,刀光剑影,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古城墙的探寻完全是意外的收获。

沿着城墙走了很远,偶遇一些晨练的人群和点滴来爬山的游客。
曾经垛口的遗址吧。
走到头还在修,于是折返回来从侧路下山。一路上联系先生,他在巷子里穿行,也顺着爬上来了。
行至半山经过四官殿。继续往山下走,有一座牌坊“石屏巨镇”,另一面写“玄冈九曲”。穿过牌坊就算是出山进到古城中了,偶遇正找上山之路的先生,真是好巧。

还有卖早点的小吃铺。点了一碗豆腐脑还有各种粑粑,很好吃。

四通八达的古巷道里,想继续深入就往上走,想撤回就往下走,但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一份独特的风景。
巷道很清洁,不见一丝尘土与落叶。而窗前茂盛的绿植在这些年代久远的院落中彰显着市井生活中的温馨一幕。
这“渤海”字样的门楼要拍一下,这里还是罗炳辉将军居住过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果没有记错罗炳辉将军在合肥还有一座铜像呢。
从仁寿巷的巷口出来了。
重新走回了古街。时间还很早,街上还没有多少人。而早起的鸟儿也已爬山穿巷,收获颇丰了。
历经600多年沧桑历史的祝圣桥依旧亭亭玉立,始建于明朝,光是修建的年代就长达250年,是中国西南的要道。它不仅在贵州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青石建造,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