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建筑的缘分---山大医学院的老建筑(2)

标签:
齐鲁大学医学院老建筑百年沧桑历史沉淀 |
分类: 绿色激情 |
在整个校区的最北面是麦柯密古(外国传教士)楼,此楼为办公楼,曾是齐鲁大学最高最气派的大楼,也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但1997年烧毁,后原址上重建起的新综合教学楼。1930年老舍为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时,曾经在这里办公过。
校园里很多小房子都很老旧了,那些七、八十年代的感觉很令人怀想,那个时候时间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真的是那样。。。。
在校园内四处环绕,绕到了长柏路上,据说这里有十二座西式别墅楼,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仿佛一个宏大的别墅建筑展览。小别墅庭前屋后的小花园种植了很多没见过的植物。
紫色的是薰衣草吗,这斑斓的色彩和红顶的老建筑搭配的很完美。
很可爱的植物,好像是五角星的豆角组合。
看到这里知道了,原来这里都是科研基地呢,难怪那么多没见过的花花草草。
这些别墅楼形态各异,洋味十足,为早期学校的教授住所。当年是很重视文化教育从教授们的待遇就可见一斑。
东面的号院建于1916年,是两列八幢砖木楼,四个院落,每个院落有近百间房间,号称“四百号院”,是男生宿舍,现为留学生公寓。其设计者为美国建筑大师亨利•墨菲,在中国的基督教大学中,其中有6所墨菲参与了设计。
门口有门禁,于是透过玻璃门远远的拍了几张。
号院屋顶上有很多这样的葫芦,很古典也很有趣。
又转了回来,找到了和培根楼相对的考文楼了。
在校园中部,槐荫路路南,建有两幢教学楼。一座是考文楼,一座是柏根楼,这两幢楼互相对称。考文楼为原齐鲁大学物理学、生物学楼,建于1919
年,当年是为了纪念齐鲁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北长老会教士狄考文而命名的。
考文楼这么大的教学楼只有一个大门,大门由楼体凸出一个斜坡式前厦而成,两侧是高大宽厚的墙垛,门外两侧分别设置了中国传统的大型抱鼓石,这两块抱鼓石在济南市古代、近代抱鼓石中是最大的。精美的抱鼓石是做了功课专门来看它的。
走入楼内,寂静无声。
齐鲁大学附属医院隔路与齐鲁大学相望,其前身为1890年美国传教会所建的华美医院,是济南首家西医医院。1908至1917年是它的共和医院时代,院中的很多国宝建筑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1917年其并入齐鲁大学,成为其附属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后迁武汉)、成都华西医院并称为中国四大教会医院。
综合楼的背面
就在找寻大门准备出门的时候,看到了三位打鸟的老人。似乎是一种很不常见的鸟类,问了一个大爷,可是没听懂是什么鸟,只是为了候着,老人家们可是等了很久。看来大学的幽静氛围吸引了奇异的大鸟来定居呢。
下一步准备去找老舍的一个故居,问了很多人都不清楚,可是网上说就在附近啊,终于问到了一个人,发现还是从进去时的那个北门最方便,于是返回原点。
圣保罗楼几乎要被绿色的爬藤植物完全藏起来了,森林女巫一定喜欢这样的房子吧,我不是女巫,可是也很喜欢这样的房子。
走出校友门已经快华灯初放了。老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对学校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点点夕阳下,因着这些老建筑的沉淀,度过了2个小时很长很长的时间,这样的时间感让心情温润而饱满。这就是老建筑群带来的精神上的美感和追寻吧,爱极了这些老建筑,不愧是全国最有历史沉淀的校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