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3)

(2016-09-17 22:14:02)
标签:

共和楼

广智院

济南老建筑

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南关教堂

分类: 绿色激情

   为了寻找老舍纪念馆,我打开手机上的GPS,走出校友门,来到了对面的一个小巷子,于是又是一片古典的建筑群在我眼前意想不到的铺陈开来。

   后来才知道,这边是齐鲁大学附属医院,其前身为1890年美国传教会所建的华美医院,是济南首家西医医院。1908至1917年是它的共和医院时代,而院中的很多国宝建筑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1917年其并入齐鲁大学,成为其附属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后迁武汉)、成都华西医院并称为中国四大教会医院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小院落里看到的第一幢楼是和平楼,建于1915年,原为共和医道学堂附属的护士养成学校楼,由英国浸礼会主持,学制四年,男女兼收。曾为齐鲁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庄严、大气,优雅,很有英国的味道在里面。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这栋楼很特别,两个尖尖的塔楼,因为距离近,所以只能仰视的拍它。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看牌子上说这是共和楼,1915年建成,1952年以后成为口腔科、眼科病房。现为齐鲁医院办公一楼。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共合楼又称养病所,为三层砖木结构,当时是医院最大的建筑物。落成当天,时任北洋政府山东督军的靳云鹏亲临祝贺。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这样的房子下面似乎都有地下室,凹凸的石头与上面的砖瓦有着明显的层次区分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边上的小楼不高,但也别有特色。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16号楼是求真楼,建于1911年,也是一座带地下室的二层砖石结构小楼,曾是医院的诊病所(门诊部),供传教士向病人布道,也曾是齐鲁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宿舍楼。50年代以后成为医院的办公楼,现在是齐鲁医院的干部保健门诊。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在这紧凑的楼群中,还有一个小花园,前面的塑像是聂会东,齐鲁医院的前身华美医院的创始人,美国长老会传教医师,曾担任过齐鲁大学校长、中国医学传教会主席。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花园中有一亭,名曰广智亭,位于医院的中心,与周围的假山、鱼池,松柏自成了一个小环境。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旁边的小楼被绿油油的爬山虎所遮掩着。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好像一堵绿色的山墙。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又绕到了共和楼的侧面。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与前面的和平楼味道有点类似。楼上写着建筑的年代,百年过去了,它看上去依旧是那么敦厚,齐整。每每看到这些老建筑,总感觉它们也是有生命的,虽沉默不语,却仿佛动彻世事。存在或者毁灭,一切都自有安排。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探头探脑的从大门旁拍了一张内饰,明亮的大窗户投射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橘色的灯光有些暖暖的味道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原来被绿色爬山虎遮掩的叫做求真楼,我在缝隙间终于发现了牌子。它建于1911年,起先为诊病所,后为医生宿舍楼。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整个屋顶都被绿山墙覆盖了。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这一片建筑很有格调,这样的环境独立开来怎么着也想象不出这是医院。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当然最最特色的要属这三角形的教堂了。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红花绿山墙的映衬下,三角形尖尖顶的教堂从外观看上去有着别样的隐士的味道。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它是济南南关礼拜堂旧址,齐鲁医院东门内的第一座老房子。该建筑原为在济南传教的大英浸信会建造的礼拜堂,亦为齐鲁大学神学院的实习基地,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906-1907年),1982年到现在一直是齐鲁医院营养食堂。看到进进出出的行人在食堂就餐,没好意思拍照。可是外观与内在的迥异真的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不过被绿山墙盖了一大半的南关教堂,在我看来还是美极了,爱不释手的拍了很久。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在齐鲁医院后门还有一条东西向小街,是广智院街,原名“东新街”,后因清朝末年在街东头建起广智院后,遂改。就是眼前这条不起眼的小街。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但是广智院却是赫赫有名。它是外国教会在中国兴办的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做功课的时候一直想寻找的,没想到得来全然不费功夫。

   大门两边,各有一个3米多高的六棱体石柱,建造格局呈“田”字型,曾收藏有动植物、矿物、艺术、历史等13个门类的万余件藏品。这里是山东省博物馆的旧馆址,差点被拆除。现在已人去楼空,大门紧锁,不知何用了。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介绍上说广智院是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创办。有资料记载,英国传教士怀恩光神学院毕业后,被派遣到山东青州传教。1887年,他到青州后,就建了一座展览馆,称“博古堂”。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济南的重要性大大增强,怀恩光便将“博古堂”扩大并迁到济南。于1910年建成了既有中国传统庙宇特色又有西方建筑特长的大型博物馆。建成后,怀恩光把这座2万余平方米的大型展览馆定名“广智院”,以表达“广其智识”之意。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据说这座建筑既像中国的庙宇,又像西方的古城堡,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室内空间开阔敞朗,通顺紧凑,设计非常完美。可惜进不去,只能把相机伸进去拍了一张院子。

    1922年胡适来济南时也参观了广智院,他在当天日记中,详尽记述了广智院的历史和陈设:“此院在山东社会里已成了一个重要教育机关。每日来游的人,男男女女,有长衣的乡绅,有短衣或者半臂的贫民。本年此地赛会期内,来游的人每日超过七千之数。”两个多月的时间,便有近八万人参观广智院,可见当年之盛况。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博施楼,建于1935年,原为门诊病房楼,现为科研机构。博施楼和济众楼的名称来自于《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应该说这一片建筑群相当密集,却也相当精美。回头远远的又拍了一张共和楼,这应该是最好的角度了吧。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这是和平楼拉近了看,楼顶上装饰的蜗牛状的漩涡,很罗马的感觉。每栋建筑如果仔细观察,都有很多细节可以去发现。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时间已经下午六点了,只能匆匆离开了。

我与老建筑的缘分---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