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疾病》之五
仇恨的种子
陈词是我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偶然邂逅难免说到他叔叔,因为他叔叔虽然从部队转业到北京的一个显赫部门,但每年春节都给我们县直机关的几个哥们寄挂历什么的,对基层的朋友如此客气实属难得。听完我的赞颂,陈词沉默良久,凄然一笑说:
叔叔几十年来没有往我们家寄过任何东西。陈词告诉我:
祖上留下一点宅基,八十年代日子比较好过,家父便自作主张按原貌修建。竣工后,家父办了两本房产证,跟叔叔哥俩一人一份。并写信去北京,看叔叔是否能出一部分建房款。叔叔的回信叫人心寒,说他不但不愿分摊建房款,而且要家父的补偿,因为祖上的宅基是可以卖钱的。为这事老哥俩打了十几年的官司,家父愤而逼弟弟陈典非考大学法律系不可。给你们寄挂历这些动作,兵法上叫远交近攻。
我被逗乐了,哈哈一笑说,这种事背后一定有女人作崇。
陈词拍案叫绝,兄弟真是神机妙算。陈词说,但有两个问题我十几年来没弄明白,一,婶婶是高干子女,如今夫妻收入丰厚子女成家立业,何至于要瓜分祖上的宅基卖钱?二,家父八岁没爹十岁没娘,靠补鞋养活他奶奶和弟弟,做弟弟的何以恩将仇报?还有,不是家父在部队营房补了几十年的军鞋有些熟人,在那个军人至上的年代叔叔根本不可能去参军。
仇恨!我说,是高干子女与鞋匠孤儿的悬殊地位剥夺了她的优越感,仇恨植入了她的内心。仇恨的种子要生根发芽,它结出的果实就是报复。
陈词又讲了两件事来证实我的论断:八五年,我曾祖母也就是他们的奶奶去世,叔叔全家无一人奔丧,只寄了五十块钱,家父以为侮辱,退款回北京;有一次叔叔回福建出差,因故误了归期,婶婶以为叔叔在老家兄弟叙旧,拍来电报说,再不回京就死在老家吧。陈词说,我还是不明白,既然有恨,为什么要下嫁呢?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下嫁是为了寻求军人的保护。
那就应该感恩呀。
你错了。我说,感恩好比奇花异草,精心伺候也会凋零;而仇恨却好比疑难病菌,一旦侵入人的身体,就成为你生命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别人的恩情,我们要小心呵护;对于仇恨,则应当时时提防,因为旧病复发是人的生理机制。
原载《生活时报·吴尔芬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