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炜

(2007-08-25 17:06:58)
 

 

(作家印象)

 

画与茶:夏炜的居士背影

 

吴尔芬

 

第一次知道“夏炜”这个名字,是听阎欣宁说的,具体怎么说忘了,大意是在《中国作家》发过长篇,写得不错。当说到夏炜辞去一个大厂的办公室主任专职写小说时,老阎流露出过来人的淡淡惋惜,因为靠稿费过日子,在厦门还没有先例。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极深,我始终相信,有许多民间高手在写作,他们远离文坛、被评论家所忽视、淡泊而平静,夏炜所做的印证了我所信的。

现在,我搜肠刮肚也回忆不起跟夏炜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了,只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文联开会,夏炜从走廊经过,我就出去跟他打招呼。夏炜左手腋下夹包、右手指间夹烟,推一推眼镜,说话慢条斯里。过了几天,终于跟夏炜坐在一起开会,印象中夏炜谨慎地提了几个问题,马上就被大家高声驳回了;后来,在饭桌上大家又高谈阔论,夏炜补充了一些细节,用来佐证别人的观点,然而,他斯文的话语淹没在一片狂言中,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那一次在连城的石门湖度假村,我和宋智明、王永盛、杨天松在夏炜的房间大谈小说的重要与意义,比如再现现实,比如为良心作证,诸如此类,夏炜好像有点头痛,他捧着自己的脑袋挥挥手说,你们说那么多没用,小说其实是大众的消费品,解闷而已。

这就是夏炜,有一点儒雅、有一点胆怯、有一点偏执。

就对小说的痴迷而言,我和夏炜都属于偏执狂,偏执没有什么不好,格罗夫就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只是我把小说当作对这个世代的指证,而夏炜不一样,他将时间与内心纷纭的热情、愿望与秘密都变成了文学,同时也将自己的生活艺术化,是那种诗意地安居的作家。现实中的夏炜是个生活精致的人,你也许能区分中华烟与熊猫烟的味道,但你未必知道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口感的异同,而夏炜连工夫茶是第几泡都能品出来。我是个生活寡淡的人,对夏炜的作派有时会失去耐心,比如用瓶装的矿泉水烧开了泡茶。

在写作之前,夏炜是个画家,画老虎,举办过个人画展。夏炜继承了中国画孤高独立的品格,师从工笔画清新雅丽的气韵基调,追求恬淡、沉静的审美意趣,形成设色淡雅柔和、渲染多于重彩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也是夏炜的生活姿态,有几次我接他的电话,问他“在哪儿?”他都说,“在山上。”尽人皆知,道家讲究天人合一,人在山上便是“仙”。这正是我要说的,无论是夏炜的画作还是小说,都有浓厚的传统意蕴。

中国作家从来就是“儒表道里”的:韩愈到潮州后,与禅僧大颠成了好朋友;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竞相为慧能做《碑铭》;白居易以“香山居士”自号;以儒家正统自居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都成了禅僧的好朋友。明清以后,自号“居士”的作家更是不计其数。夏炜暂时没有自号“居士”,但我却从他身上打量到古代居士的背影。这个背影也是我嘲笑夏炜的口实,我认为,神的缺席导致人存在的意义上匮乏,人所产生的恐惧无边无际,当代人的空虚不是生活姿态所能弥补的。

因此,夏炜的两部长篇都采取了传统小说的写法,这不仅仅指他作品中古典的语言、古装的背景、中国式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赝品》讲的是画,《铁观音》讲的是茶,诗画一体、禅茶一味,画与茶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营造田园山水、诗酒隐逸境界的载体。画与茶构成的直觉观照思维方式和幽深清远的生活情趣,与夏炜内心追求适意、外在追求功名的性格相适应,进一步助长了他的内向性格和清静趣味。

在我看来,长篇创作是繁重的体力劳动,长篇小说作家第一靠体力、第二靠心力、第三靠智力,陈忠实的体格比贾平凹好,所以《白鹿原》比《废都》厚;夏炜的体格比北村好,所以《铁观音》比《愤怒》厚。那天在小酒店等候范稳和麦家,我读过《水乳大地》和《解密》,前者比后者厚多了,我判断范稳一定比麦家结实。果然,范稳跟我们干了一杯又一杯的白酒,麦家却缩到角落里躲空调。所以,本人有一个梦想,写一部厚墩墩的小说,躺倒了能当枕头、攥在手上能砸狗的那种厚度,用来证明我有一副经过部队多年训练的好身板。当长达73万字的《铁观音》拿到手时,我的梦想破灭了,看来,今生今世我只能写一点“精致”的东西。

开个玩笑,说正经的。我的意思是,如今浮躁的文坛,作家要靠名字的重复出现让读者记住,能像夏炜这样辞职沉下心来写大部头,真的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的长度意味着某种超越。

而且我相信,颇有居士风范的夏炜一定会在长篇的路子上坚持写下去。

 

原载《厦门文学》

    《厦门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群厕之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