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约稿的三要三不要(之二)(严行方)
(2010-09-01 09:50:49)
标签:
杂谈 |
编辑约稿的三要三不要(之二)
本文创作品作者:严行方,出处:严行方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2c8f60100kmmx.html(2010-08-30 08:12:16)出过80多本书,打过交道的编辑有一两百人吧;自己过去也做过记者、编辑,少不了要经常向人约稿。所以,这里有感而发,谈谈编辑约稿的三条“纪律”。窃以为,要想约到高质量的书稿或文稿,这三条缺一不可。
二、要青梅竹马,不要马路求爱
当然,这句话是个比喻。意思是说,编辑向作者约稿是个慢功细活,急不得。
想当初,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有许多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饥渴之余在马路上到处转悠,看到对面有异性青年走过,也不问对方年龄大小、结婚与否,更看不清对方面孔,就隔着马路喊“你爱我吗”“我们结婚吧”,称之为“马路求爱”。可爱吧,可笑吧?
你还别笑话,现在大多数编辑约稿采用的正是这种方法——通常是给你发个邮件(少数人会打电话),开口就说“你手上有什么稿子发过来看看”。有的会自我介绍是某出版社的某编辑,有的甚至连这也不肯说,就敢问对方要稿!
我一直怀疑,凭这种方式究竟会有多少人随随便便地就把书稿或选题发给你看。因为对于作者来说,这些书稿或选题有的凝聚了多年心血,有的则是价值连城的思想火花。它是作者最隐私的部位、最珍贵的东西,你要看就会随随便便让你看啦?再说了,如果真的肯发给陌生人看,料想质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就像上面说的你隔着马路喊“我们结婚吧”,对方就真的跑过来和你谈情说爱,晚上就睡到一起,料想也不是什么好货色。说句躁话,有些人连流氓也不如,流氓还懂得前戏呢。你现在着急,早干嘛去了?良家妇女恐怕不会这样随便,请你当心爱滋病。
所以我以为,要想找到优秀作者、优质书稿,得从头来过,得慢慢追求。特别是一些著名作者,他们的书稿供不应求,你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耐力和功夫,恐怕很难如愿。哪怕你在等米(书稿)下锅,也不能这么急吼吼的;如果真的着急,应该从你的作者资源库中找。如果你没有这种资源库,除非是新手,否则就有必要找找原因了——平时准备工作做得不够,人脉关系太差,当然就活该啦。相反,如果你平时注重先交朋友、再谈合作,手上有那么几个好作者,每半年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这约稿是非常轻松的事;甚至不用你约,就会送货上门的。
就我个人打过交道的编辑看,这方面值得称道的三甲是:中国妇女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廖晶晶、中国三峡出版社(现调至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任燕、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连益。
所以,我和他们都有良好的合作,有好的书稿也首先会想到他们。
编辑当然想约到好稿啦,但须知任何好稿都是作者写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马路求爱法,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