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2023:南京-扬州-苏州(节选)
(2023-08-13 15:00:40)
标签:
游记2023:南京-扬州 |
分类: 热爱生活 |
南京
久慕南京,终于成行。
秦淮河景区应该是每个第一次来南京的人第一站。(所游古秦淮街—夫子庙—江南贡院—内秦淮河段)。
这里的商业气氛很浓厚,古代文化被淹没在商业氛围之中——美食,文创商品、地方特产、网红打卡。特别到了晚上,人突然增多,拥挤,嘈杂、湿热,大量饮水;拥挤的排队购票夜游秦淮河。
秦淮河,一条狭窄的水渠,主体河道目测感觉十多米宽,水质浑浊。(这里说的是内秦淮)
晚上夜色遮掩,加上灯光效果,似乎很美。画舫排队一个半小时才上,舫中人满,开空调,四下玻璃窗关闭,播放的导游广播不太好听清。
由于画舫封闭,特别是舫顶遮蔽,视野很大受限,大多情况下只能看到秦淮河两侧渠边上下,很难一览两岸概貌,游程糊里糊涂的过去,总之大概沿岸有酒吧饮酒闲观的人,有穿汉服拍照的人,还有一系列名居故地如乌衣巷、李香君故居等,但这些故居似乎什么也没印象——应该都是在旧址上复建的旅游建筑。
再有一些人造的灯光景点。
拥挤、喧闹、商业,没对有文化的深度体验,没有静心的对美的感受。这是一个大市场,人们来这里,只是在赶一次大集。不是向往中的文化之旅。
突然明白,其实“秦淮河”的名字始于近代,古人说“淮左名都”,“夜泊秦淮”,“淮水东边”,都是叫淮、秦淮或淮水,不叫河,当朱自清说“桨声灯影里的淮河里”的时候,.当用到“河”字的时候,这条历史的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柳叶渡“、“乌衣巷”的河流就现代化了,商业化了,那些历史文化的内容,也都成了商业贩卖的商品,消费品,以后人们来此不是感受古韵,而是网红打卡,商业消费,美食品尝……,所谓的文化不过是商业营销的噱头,或助推商业的工具,并不是人们文化情感的归宿,也不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体味,体会,
如果李白今日到来,恐怕也不会写出“吴宫花草埋幽静”,只能写出“商业喧嚣埋幽静,晋代衣冠知何处?”。
然而,最后又突然明白,这种不合时宜的伤怀只是自作多情。因为我们妄想在商业文明的社会里,寻找农业文明的感觉——在商业文明的社会寻找农业文明的感觉,太难。
南京,历时叠压着历史——在总统府,你会看到太平天国、清朝总督府、民国总统府,叠压交错的建筑与历史文化遗迹;同样一个瞻园,明朝、清朝、太平天国的历史叠压交错,甚至涵容成一,我想这样的地方,南京应该很多,真的不愧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深沉的历史,足够震撼人。
然而总统府、瞻园,你在这样的园子里拍摄景色不能视角太广远,因为很容易现代化的楼厦就进入你的相框。而当你走出这些景点,你会发现这些景点被现代化的建筑蜂拥的包围,而这些建筑或街市,与中国其他的城市美什么区别,一样的钢筋水玻璃建筑,一样的商业广告,一样的商厦写字楼。
要说有一点,那就是有些道路两侧的法桐树高大怪异茂盛得壮观,高高遮蔽起宽阔的道路,确实有有一种民国味道,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这是当年宋美龄一夜间种植的!
胡乱改一首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不游,凤去台空江还流,:
商业喧嚣埋幽径,晋代屋巷俱新楼。
玄武湖光映高厦,秦淮画舫打卡游。
总谓时代人乐道,古风不见使人愁。
南京市区外,钟山、栖霞山、牛首山等各名山环绕,翠脉相拥,风景想来不减当年,不得不感叹南京钟灵毓秀,胜景佳地。
牛首山佛顶塔,登临送目,远山苍翠,云气于翠莽上轻浮成云,散漫天空;云脚很低,淡墨皴染流布,细雨阵阵,烟雨蒙蒙,确实不由让人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而钟山,中山陵-明孝陵,两位伟大的人物相邻长眠。一位平民出身的封建帝王,建立一个强盛的王朝;一位平民出身的总统,用天下为公,博爱,民族民权民生博大的情怀,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
谁更伟大!谁更值得崇敬!
也许,时代造英雄,我们无法苛责。
但我突然又想,一个盗墓者可能会发掘出孝陵或任何一个中国古代帝王富可敌国的陪葬财富,但是面对中山陵,除了天下为公,博爱,民族、民权、民生之外,一无所有,他会有着怎样的反应!
站在中山陵上,西望南京,山峦城市尽收眼底,你会理解什么是“山围故国周遭在”,当然今天也是“云压翠莽日月新”了。
扬州
扬州让而感觉惬意——干净、简单,安静;古城区建筑限高,没有其他城市的商业感,生活节奏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没有喧闹拥挤的感觉
东关街(步行街),街宽五六米的样子,两侧是旧屋舍商铺,偶尔有名宅,个园南门。人多得恰到好处,不像秦淮河拥挤,两侧商铺也不叫卖嘈嚷,在这里体会古代商街的繁华。东关街向东走到头便是东关城楼——“宋代东门城楼”。对着城门,过了公路就是古运河。
个园,竹韵清雅,不似其他江南园林掩映曲绕而造景,别有一种简明磊落之趣。
来扬州,自然要去瘦西湖。
我们买的是白天和晚上的联票,虽然价格不菲,但不枉来扬州一趟;关于扬州,你总想到“淮左名都”,“烟花三月”,“骑鹤下扬州”。所以,不要辜负了这座美好的历史名城。
瘦西湖,果然没有让人而失望。
走过这么多的旅游之地,在瘦西湖真正找到旅游的感觉,而不是赶一场市集。
湖远桥闲,水禽与船俱游,两岸柳垂丝韵,间有水榭屋宇;登高远眺,二十四桥在左边,五亭桥在前面,水韵柳韵桥韵,景美如画。游人不能算多,还是恰到好处吧,园中明静无喧,确是赏景赏心;乘船湖中游,听渡娘讲解,并唱扬州曲词,木桨拨水,渡船徐行,赏柳赏桥赏亭台赏楼阁,俱在水中,实人入画中游。
船启自西门熙春台,行至南门,行程结束,我们复登岸回游。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若是三月来,这瘦西湖两岸必定是花开到荼靡的。据说,那时的扬州酒店一宿难求。
从南门走回西门有五六里路程,沿岸的名居、景点随性转一转,走到钓台,已晚上七点左右,夜已暮色,管理员劝离游人,进入夜间管理模式。
夜晚的瘦西湖门票比白日的贵一倍,看瘦西湖的灯火,其实最重要的是看瘦西湖的灯光表演。这表演是一系列关于瘦西湖的历史文化诗歌艺术,灯光打到桥上、白塔上、水幕上或什么地方。
演出的地点很多,难以尽游;挈妇将雏,连日行路,俱以疲累,更兼刚刚走了五六里路,也确实无力尽游了。
而我更想着看一看二十四桥的明月。
难得碰巧今夜是农历六月十四,月出林颠,明辉照湖,这里的空气质量很好,赏月是不会受影响。
我们现在五亭桥,离二十四桥近在咫尺。所以迫不及待的往二十四桥赶。因为二十四桥明月夜让人神往。
夜晚的游人似乎比白天多,二十四桥也算是人踵相连,但总是没有熙攘的感觉,觉得理应如此。
站在二十四桥上眺望明月,虽然世换人易,但似乎还能领略古人的诗意。(遗憾手机拍不出。)
一家三口站在二十四桥——9岁的儿子早就被熙春台前的水幕电影吸引跑去了。
站在二十四桥上是能看到到湖里的水幕光影的,但看不到电影的正面。只是看到时高时低,时左时右,有节奏有韵律变幻多姿舞动的一排排喷泉,富丽的光影在水幕上不断变换,映在月下。
这确实比古代要热闹。
这水幕光彩映湖月,古人是欣赏不到的。
水幕电影循环播放,用的是动画讲的是瘦西湖和扬州的历史文化。
水幕声势很大,人们都是远观,只有清越一两个小朋友,儿子在水幕前的湖边跑来跑去,十分兴奋快意。清越全身湿透。
我们又绕到白塔,看了白塔的光影。本想去浮岛阁子,但已经实行了夜间管理,只能遗憾。之后又走过五亭桥,简单看了看五亭桥上的光影。
夜很晚了,我们也很累了。
我们回了。
8月7日——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