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略说2023年新高考卷作文:“好的故事……”

(2023-06-09 15:41:28)
标签:

新高考&8544

卷作文

好的故事……

分类: 我说作文

2023年新高考卷作文,给人的第一感觉,意料之外!

去年的三元关系作文,今年四省联考的辩证关系作文,在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考查上,体现的非常到位,当今年备考大家都在热情揣度猜押这类题型的时候,却出了一个“好的故事”作文:备考时所准备的那些杰出人物的素材,好像一下子难有用武之地;同时,在形式上应该属于“新材料作文”,可谓复古;而在对社会问题的映射上,究竟是什么?

 

诚信、创新,这样的命题感觉立意所指很明晰;全国甲卷“人与科技”,新高考2卷“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可以说道理上都可以在人们的常规的揣度范围之内,或者见到试题,也都能理解它要思考的社会问题,但“好的故事”是什么?

 

难道是让学生谈叙事文学创作宗旨?这应该是作家要承担的任务啊。(让人想到文艺为人民服务。)

难道是常说的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个问题似乎不针对高中生。因为“中国”一词对应的是世界,是要站在中国立场把故事讲给世界,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当然这里把“中国”去掉,将讲故事的对象扩大,那么,这个讲述者似乎也应该是行政部门,或者问题是对问一个考公务员的考生——阐释讲好故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引领时代风尚,塑铸精神文明。

当然,我们高考考生这样写也未必不可,而且也能体现出较高的立意站位,但是我想说的是:从命题的对象来看,似乎不像是给高中生的命题啊。

如果这样,故事的所指就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个文学故事;考生所要回答的是怎样讲好好的故事,发挥故事的力量,就像《故事里的中国》。这样许多杰出的人物也便可以成为故事的内容。

 

如果命题针对高中生,那么故事真的就是“故事”,就是一种叙事文学样式。好的故事,有着强大的力量,积极的意义。如果这样,作文要求似乎是小学生级别;可以写什么是好的故事?为什么好的故事有强大的力量?怎样创作出好的故事等。只要结合自己的阅读,表述成文即可。很难说跑题,偏题。

 

如果真的就是这个命意,这个作文立意总体确实是非常简单,几乎没有门槛。但要想写的出彩,这要看学生的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了。如果考生的作文论证中用了《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飘》《哈姆雷特》《老人与海》《变形记》《复活》《红楼梦》《水浒》《呐喊》《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家》等等这些世界级别的名著,并对此有一定深入的解读或阐释,应该很容易得高分。

然而,可怕的是很多同学可能只知道名著的名字,不知道名著的内容,那就很难用得上,用得深,甚至用得有道理。至于用一些杂七杂八的网络文学,其效力可能会有折扣,甚至会有负影响。

 

当然,这也正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要“读书为本”“教材编写力求回归‘读书’这个本质”“在‘专治’读书少、不读书的弊病上下功夫”(《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说明》)

就我们当下的中小学情况来看,在内卷严重的教育生态下,孩子到初中就很少有时间阅读了,到了高中阅读可能主要来自语文试卷上的语文试题。我们学生的阅读情况,实在非常不乐观。就连新课程要求的整本书阅读的《红楼梦》,真正读完的极少。(笔者我经历的两次地区联考涉及到的《红楼梦》的基本内容,正答情况非常不理想,有的正答率甚至低到难以理解的程度。)

 

当然,无论怎样,本作文命题内在隐含着一种导向:“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虽然这个民族不特指,但落实到如何实现意义的层面,自然是导向如何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崇高伟大的形象,同时以这民族形象的崇高伟大精神/品格,感召引领国人树立崇高的的精神面貌。这正是好的故事的真正力量意义所在。

 

这样说来,今年全国新高考1卷作文所传达出一个信息——切实的提升中小学的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双减背景下的语文素养的要求,也是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人文素养的要求。好的故事有巨大的力量,但我们必须阅读,才能从好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所以,提倡我们的学生从小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这个道理自然是不错的。然而这是不是真是命题本意所在呢?

 

然而,后面你终于发现,这个作文题目竟然脱胎自语文课本:选必修中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提炼观点,围绕“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联系社会生活,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申论。要求立意明确,有思想性;在90分钟之内完成。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中国故事是外宣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从毛泽东同志向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菜等人讲述延安故事,到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讲故事介绍中国道路和共建美好世界的理念主张,善于通过故事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今天,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管用。我们要国绕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要采用外国人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生动鲜活地讲,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入情入理地讲,平等待人、虚怀若谷、真诚亲和地讲。

……

(原题见附件二)

 

让我们把今年新高考卷的作文题也放在这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两个作文题放在一起,我们发现了什么?

1.教考结合

2.莫名其妙  (试卷中的文题剔除了课本文题中所有驱动性的任务)

3.……

 

————————————

  好的故事,是鲁迅笔下的《祝福》《阿Q正传》,用犀利的笔触,孤独的“呐喊”,

唤起一个民族的觉醒;是巴金的《家》对一个封建家族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毁灭的思考;是老舍《骆驼祥子》对旧社会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如何堕落失去灵魂的悲慨,《四世同堂》对投降者的鄙视和坚守者的敬意以及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信念;是沈从文《边城》田园牧歌中对人性美赞歌与命运的哲思。是海明威《老人与海》用简洁的语言刻画出硬汉精神给迷惘的一代以人生的指引;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以魔幻的手法思考一个民族现代化进程与文化基因的宿命;是雨果《悲惨世界》思考一个人如何在悲惨的世界中找寻和坚守内心的光明;是莎翁《哈姆雷特》发出的“生与死”人生意义的追问予人的启迪……

 

                                                          西辙   

                                                         2023/6/7-8

 

 

附录一:2023年全国卷作文题

 

2023年新高考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新高考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录二:选必修中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三

 

略说2023年新高考卷作文:“好的故事……”
略说2023年新高考卷作文:“好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