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攀登实可贵,归卧亦可嘉——唐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下水作文

(2023-05-06 21:13:58)
标签:

唐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

面对高处险境

教育

分类: 我说作文

攀登实可贵,归卧亦可嘉 


面对高处险境,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而李沆却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两人观点看似相悖,实不矛盾;笔者以为“攀登实可贵,归卧亦可嘉”。

 

勇于攀登,意义甚伟!

贝多芬双耳失聪依旧“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英雄》《命运》震烁世界的伟大乐章;梵高承受精神分裂之痛,却绘就热情燃烧的向日葵与梦幻的星空之旷世杰作;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自己的生命中跋涉历险,攀登向上,让艺术照亮文明。全红婵用一日400多跳的训练,让消失的水花创造跳水传奇;马龙对战张本智和1:3落后终以4:3惊天逆转;阿根廷队与法国队巅峰对决,彼此逆转再逆转,共同演绎世界杯的峰级盛宴;他们用犯难而上,永不言败的品格诠释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数革命先烈坚信“kan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们为苍生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开创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生活,无畏艰险,勇于攀登,犯难而上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崇敬与学习。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伟人毛泽东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艺术、体育、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还有科技、文学、学术等等领域,正是因为有无数无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勇士,才让人类领略到一座座高险之处的无限风光,也才开创出人类光辉的文明之光,更彰显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然而,心知高处险,不如归卧与攀登向上其实并不矛盾,而是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勇于攀登的价值和意义。

这就要问,高处之险,险在何处?

于山,自然是“危乎高哉”。于各个领域,首先则是攀上更高层次的一重重艰难险阻;唯此,才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无畏艰险,犯难而上的佳话与传奇,彰显生命的价值。一如前文所述。

然而,登上高处,欣赏无限风光的同时,有时另有一险与之相伴,这便是人心之险——身当高位,特别是身居政局高位,处权势斗争之中,利害倾轧之境,对于心性纯善,不谙亦不屑权术计谋厚黑之术之人,确实是险象环生。处此境,生命陷入毫无意义的内耗,这时实不如归卧旧林泉,以求生命之平安祥和。

然而须知,这归卧不是苟且躺平摆烂,而是让生命转向另一种有价值的追求。你看陶渊明,你看王维,你看孟浩然,你看梅妻鹤子的林逋,归卧山林,平淡安然——我们看到的不是卑微怯懦,而是另一种崇高追求;不是世俗的苟且,而是另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归卧,其本质是让生命澄明与诗意的栖居。

 

勇于攀登是生命的本色,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但这种攀登一定要以向善向美的价值为导向,为此展以不拔之志。高处知险,是指当所谓的高处,失去向善向美的价值,只有利害苟且,倾轧内耗,敢于急流勇退,让生命不在其中消解掉自身的色泽。

所以,不畏艰险,勇于攀登,若高处是艺术至美的境界,又何须归卧?若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生命极致,又何必归卧?若是为国为民的崇高事业,又何能归卧?若是身处高位,周遭只有利害苟且,又何不归卧?

攀登实可贵,归卧亦可嘉,建构在生命价值的层面,我想每个人都会明白该如何抉择;所以古人才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崇高志向,才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伟大品格。该攀登时攀登,该归卧时归卧;攀登时犯难而上,“虽万千人吾往矣”;归卧时飘然而去,与子共适清风明月。这是对生命价值更深层的理解。

 


                                                              西辙

                                                            2023.5.6

*************************************

 

写在后面的话:

这篇作文1300多字。笔者感觉本文题要想完整全面的把握材料,精准立意,实有难度;所以本文草稿之后,修改了有半个来月的时间,一直努力试着删减,但总是感觉删减后难以完整表达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所以姑且存之。删减裁定,就由读者自行定夺吧;希望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发。

 

本文的题目与开头跟笔者前一篇下水作文《坚守实可贵,调整亦可嘉》(2023石家庄质检二)是一样的。前文的开头是“有人说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后要持之以恒,也有人说要因时因势调整,孰是孰非看似龃龉,实不矛盾;笔者以为坚守实可贵,调整亦可嘉。”之所以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如何快速梳理辩证关系型作文的思考路径。

 

附录:唐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高处的险境,。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人李沆在《题六和塔》中则写道:“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追求“身在最高层”,处境艰险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选择“归卧旧林丘”,泯然众人却平安祥和。

以上材料具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