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2016-01-08 21:42:51)
标签:

旅游

文化

吴哥古迹

喀拉凡寺

分类: 游记(港澳台和亚洲篇)
       喀拉凡寺(Prasat Karavan)是吴哥王朝第五代国王: 哈沙跋摩一世,(公元908-922年)的代表建筑。与前面讲到的“巴孔风格”不同,它的风格被定义为从巴肯(Bakheng)向贡开(Koh Ker)风格的转变时期。
    初到喀拉凡寺,发现没有了长长的引导通道,迎面就是五座砖塔一字排开。有点开门见山的味道。眼前的五座砖塔原来应该是都有上面的塔顶的,可是现在除了中间的那座外,剩下的都成了半截子,几乎都只剩下了塔座。不过,塔里面的砖雕还是保存得十分完好。边上的说明牌显示,该寺正在暹粒的吴哥古迹保护管理机构的指导下,由柬埔寨和德国合作做保护性修复工作。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穿过古塔前面的那片广场,沿着石头台阶登上了塔基,砖塔里面的空间不大,边上也没有门之类的物件封闭,借助坍塌的塔顶空隙透过来的阳光,可以很方便地看清楚里面墙上的神祇。
    虽然都是砖雕,这里的砖雕又和中国看到的砖雕截然不同。中国的砖雕大多是先雕刻在细腻的砖块上,然后再拼成图案。而在那时代的吴哥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制砖和砌砖的技术。他们用和了米浆的粘结剂将整齐的砖块先砌成堵或者一圈精密的墙,所有的神祇都是用浮雕的形式雕刻在一堵堵墙上的。
    喀拉凡寺供奉的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毗湿奴的边上,配供奉神妃吉祥天女。由于主神的塔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没有阳光可以射入,拍摄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他的图片反而没有吉祥天女的清晰了。不过毗湿奴神伸展着他的八条神臂,各持法器,显示出天赐的神力的形象还是给人以震撼。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喀拉凡寺不大,没走多久就可以环绕一周。不过精密的砖砌结构,完美的红砖浮雕,毗湿奴和他的吉祥天女的形象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古塔的残缺已经无法再复原到完整,也许,正是这具有悠久历史沧桑感的缺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从而体会到古代吴哥人所展示的伟大文明。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吴哥之美(6,喀拉凡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