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哥之美 (4,巴孔寺)

(2016-01-04 16:09:10)
分类: 游记(港澳台和亚洲篇)
    巴孔寺(Bakong)位于暹粒市东南方十多公里的罗洛斯,附近的普力科(Preah Ko)和罗雷寺(Loei)和它都属同一时代。建造巴孔寺的时候,吴哥人还没有掌握如何利用巨大的石块来堆砌建筑,除了基础,横梁等建筑构件,大部分塔都是用烧制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砖块来建造的砖塔。而巨大的石头神像,则雕刻得很粗犷,巨大的七头蛇神Naga的头和颈部还是一个个分开的,没有抽象到连在一起享用同一个背光。狮子和大象耸立在人工建筑的五级须弥山上,巡视着四周,像是在忠实地守护着圣庙里的一切,造型看上去比较写实,没有强大的神化感。
     巴孔寺实际上并不是印度教教义上的神庙,但它却
是吴哥王朝在暹粒这个地方开国的第一批神庙之一。当年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定都于此时,首先要做的是维护农耕的水利工程,在这里建设了吴哥王朝的第一个水库。寺里供奉的神祇就是保佑他们的神,就像我们的土地庙,山神庙和水神庙一样。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巴孔寺的平面布局已经接受了印度教的神庙的基本制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四座大门,其中东面为正门。由外及里,共有五层堆砌的平台,称作须弥山。最高的一处为一座高塔,高高地雄视着立在四周的12座小型塔楼。巴孔寺没有像其它开放的庙宇一样,为了游客的方便,在高大陡峭的朝山石阶上修了附属的木制阶梯。完全是一副原始的模样。沿着高大的石阶一步一蹾地向上攀登,身上大汗淋漓,心情却好像是得到了某种调整,有一种思绪升华的感觉。登上五层平台,视线沿着须弥山四角上蹲着的神兽的方向,向下瞭望,脚下是陪衬着的主塔建造的12座小塔,四周残缺围墙内又建造了一个方向两座共八座大型的砖塔,拱卫着中间的主神。整个布局东面多了一条由两边的长廊保护着的引道,看上去好像是为主神接引前来朝拜的信众。清澈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看不见半点阴霾。远处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水塘,也许,那就是王吴哥朝水利工程的遗存。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吴哥之美 <wbr>(4,巴孔寺)

    
    应该说,巴孔寺的建造风格在吴哥的其它庙宇建筑中形成了一种典范。接下来的国王中,很多都是沿用了它的建筑传统,人们把它称作“巴孔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