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or 人间重晚晴?

(2014-12-27 08:22:35)
标签:

夕阳无限好

人间重晚晴

分类: 咬文嚼字
  “夕阳无限好”是时下广泛地应用在老年文字里的一句习语,很多时候还会跟上一句,“人间重晚晴”。
就像经常引用的“更上一层楼”一样,这些句子来自唐诗。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诗中写的那座鹳雀楼,就在山西的永济县的黄河东岸,幼时去过永济,可惜没有登临名楼。
    再读“夕阳无限好”,有点伤感的五个字,是在哪里感悟来的呢?《唐诗三百首》里,有李商隐的原诗,读来也有几分伤感: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傍晚时分,心情不舒畅中游长安名胜乐游原,即使有美丽的夕阳风光,也看不见多久了。乐游原在哪里,应该也能找到。也想去游历一番。
    既然“夕阳无限好”不适宜抒发老年人“人老心不老”的情怀,于是就接了一句现成的“人间重晚晴”。
    “人间重晚晴”, 也出自李商隐的诗,
    深居府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把“天意怜犹草,人间重晚晴”连在一起读,也是不少伤感。因为,“晚晴”就是傍晚的阳光下的景物,与“夕阳”并没多少差异。
    然而,当把前诗那一句连上后诗这一句,读上去就有了新意。至于“晚晴”和“夕阳”究竟有多少不同,人们就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这正是“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