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教名山-齐云山(1) (皖南四日之七)- (原)

(2013-06-22 14:06:31)
标签:

齐云山

休宁

状元县

道教名山

旅游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齐云山在黄山市的休宁县,比起名气更大的黄山来,是一座既不高也不大的小山。然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按照旅游广告的介绍,它是继九华山和黄山之后的安徽四大名山之第三,又是道教中排在武当山之后的四大名山之第二。这使得我们这些居住在地方政府以标榜瞎子道士阿炳的道教音乐,从本地流传到全国乃至世界的一曲《二泉映月》为自豪的无锡游客来说,不禁把它高看一眼。古代称为“白岳”的齐云山实际上是和黄山相对应的,因为黄山以前的称呼是“黟山”,而“黟”字的原意就是乌黑。齐云山的主要特点是山间的白云,所以,才会以白岳对黑山。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路过休宁县,到处都是写着“状元故里,天下第一”的标语,据说从宋朝开始到清末科举结束,小小的休宁县居然出过文武状元十九人之多。想着无锡总是显摆自己前后出过七个状元(钦点的五名,考了殿试第一而未被皇帝钦点的两名)其实还不及人家的一个零头。又刚刚在宏村和西递受了不少的“耕读诗礼”儒教的熏陶,看了大量的进士举人牌匾,一看见十九个状元来了,不由得对黄山脚下休宁县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本来想“天下第一”,说得有点过,难道天下之大,没有敌得过休宁县的?再一想,古之科举,除了中国,也就是几个受了中华文化影响的小地方有过,既然是中国第一,自然就是天下第一了。只是听上去天下比中国的范围大了许多,抬轿子人的点子,总是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回家后仔细一查,原来这十九个状元之中,有两个武状元,分别是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的领兵武将。还有是两个清乾隆年的文状元,系休宁本地人氏。其余十多个,都是祖籍是休宁或者祖上有休宁人,而考取功名时又在外地的文状元。就好像华裔外籍人得了诺贝尔奖,说他是中国人一样。)
    因为是自驾,多跑一点路无非是多用点汽油的事,就在离齐云山山脚十多公里外的休宁县城找家旅店歇了。到休宁街上的一家小饭馆晚饭,口味如何还在其次,食材的正宗新鲜和盘子菜量多,倒真成了一吃就爱的优点。
    按照游览桃花潭和两个古村落的经验,第二天大家起了个绝早,七点就到了齐云山上山索道口,想着捷足先登,避开与大量山客人的争先恐后。不想,人家索道要到八点才开行。只好再到山脚下的小集市找点小吃充早膳一用。
    小集市开在原先登山道路的起点,路口有一座明代始建清朝重修的连拱桥,叫作“登封桥”,巨大的拱券都是用条石垒砌,加上年代久远,引得大家拍照不断,好似艺术创作一般。天刚刚亮,从东向西望去,八墩九孔的古石桥横卧在横江平静的水面上,水上的实景和水面的倒影相映成趣,就像是一条巨大的环链。而背后的齐云山则成了衬托链条的翠绿色大背景。大桥的桥墩也很有特色,像是八条纵向行驶在横江中的小舟。尖尖的一端迎着江水流来的方向,像是一柄利刃劈波斬浪,保护着桥墩在丰水期巨大水流冲击下的安全。和北京的卢沟桥,泉州的洛阳桥的桥墩都是一样的。
    “登封桥”原本是上齐云山的大道,约八里山路可达山上的月华街。现在可能是为了交通上的便利,另有一座钢筋水泥大桥直通上。不过,桥上挂了块整修的牌子,对我等旅游人士的车辆并不开放。可能是因为修了旅游索道的缘故。
    事先没有做好功课,邂逅登封桥可以说是意外收获。虽然流连忘返,但又必须离开。只好匆匆忙忙开车向缆车山门奔去。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道教名山-齐云山(1) <wbr>(皖南四日之七)- <wbr>(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