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天心台,沿着小径一路向上,各种花木装点在建筑周围。建筑以楠木厅(诵豳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向前后左右发散的格局。面南坐在诵豳堂前面是香海轩,左前方是荷轩,右前方是揖蠡亭,乐农别墅在左手边,留月村在右手边,身后高处则是招鹤亭。
由南向北,最先看到的是香海轩前的地坪。原先这里树木不高,枝叶不繁,当是居高临下赏梅的好去处。可是经过了近百年的时间,眼前的视野都被绿树遮挡住,时下便当以欣赏人文景观为主了。
场上的景物大多是后来添的,有荣德生铜像(1986年),《梅园记》碑刻(1997年),马万祺题词(1986年),《百年梅园铭》(2012年)。只有小小的泉眼“研泉”,是梅园旧物。
这梅园在东山,原是清代进士徐殿一的老园子,后来荒废,被荣氏兄弟买来修梅园。开建之初,疏浚一个旧泉眼,从里面得到一方端砚,背面刻有“文光射斗”四个字。由于古时砚研是通假字,于是荣氏便将此泉命名为研泉。原本的题名碑刻是荣德生的姻亲华艺三写的,文革佚失,现为后补。
拾级而上,便是“香海轩”的大门,门额上一轩名匾,原为南海康有为题写,后佚失。现亦为后补。这一段轶事颇有一番讲究,说是在造园之初,荣家以五十金的高价购进据说是康有为先生题写的“香雪海”字幅,制成牌匾悬挂在门楣,命名此轩为“香雪海”。不想后来在1919年,真的请来了康有为,老先生居然不认,说是伪书。于是给荣家写了一幅真的。真的题字舍去雪字,为“香海”,并且还有题诗和跋:“名园自合称香海,伪字如何冒老夫。为谢主人濡大笔,且留佳语证真吾。”“梅园主人荣君德生以五十金请人觅吾书香雪海。吾来视,非吾书。乃补写,题诗。更甡”。此墨宝经制匾后就挂在门额,且改轩名为香海轩,可惜文革时又佚失。不得已只好请康有为的弟子,南京箫娴补写一幅(1979年),制匾挂出作门额。后来,又在南京博物院找到了康有为墨宝的真迹,于是再次做匾,悬挂在厅内。此“香海”两个字引出不少文字渊源,当是梅园今昔的绝佳见证。康有为匾下的楹联,是无锡书家王季鹤书丹的康有为联,“坦腹納震泽,高怀偃惠山”。箫娴匾下,是书家刘铁平书集唐人诗句联,“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轩后面一块黄色匾,“一生低首拜梅花”为无锡人金峙程书。金先生何许人也,母亲不识。
再向前看,就是“诵豳堂”了。诵豳堂虽说是楠木大厅,其实只是建筑构件里面有楠木而已。正中的一间,原本是无锡西面胡埭镇上西溪秦家的清初建筑,被荣氏兄弟迁建过来。(近百年后,惠山古镇将安徽山里的大夫第迁到惠山作李鹤章祠堂,先例原来在此,且手笔更大。)迎面悬一块大匾,“湖山第一”。为岑春煊书。岑是清末广西壮族人,官至两广总督。荣家如何与之交好,未详。匾下两副楹联,里面的一副“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为明朝江南才子祝枝山的佳句,由清末民初书家秦歧农录。此联为祝先生允明(枝山是他的号)题扬州凝翠轩的,用在这里倒也恰如其分。秦岐农名宝瓒,岐农是他的字,清末附贡生,江苏无锡人。外面的一副对,倒真的是写给荣氏兄弟的,“使有栗帛盈天下,常与湖山作主人”。上联讲荣氏经商,实业面粉厂和纱厂的雄心,下联说荣氏在太湖边上的锦园和此地的梅园里的雅趣。


讲到诵豳堂,据说荣德生是这样解释的,“正厅名诵豳堂,取《诗经,豳风,七月》章,余自拟也。乞李梅庵书匾,邑人孙寒岩有赠联云,”七十二峰青未断,万八千株芳不孤“为一时传颂”。不过,此对联应该是描绘站在此地遥看大太湖烟波浩渺,七十二峰突兀,而身边梅树几万株各有不同的暗香和花型。此一联和诵豳堂的堂名实在无法联系。《诗经》风雅颂,风在当时是民歌,豳风是十五国风之一,而七月,又是豳国(地域在今陕西彬县)先民务农辛劳的民歌。荣氏久居乡村,直到宗敬德生兄弟方才经营实业,还是当以农事为本。豳风七月,都是关于诵豳堂得名的传说。由此母亲说了诵豳堂得名的另一个版本,学一下《春秋》且不提。
诵豳堂现在悬挂的牌匾是吴作人题写,也是后补的,已经不是李梅庵的原版了。东面的“清香远布”匾为现代书家李泽民的手笔。(署名泽民,引起了不少游人的联想)。西面的“妙笔天然”匾(1949年)为荣德生书与书画家周怀民的,原意是称赞周先生的画作《梅园主人赏梅图》的。中堂画为周怀民的《梅园全景图》(1970年代),两边的抱柱联“为天地布芳馨植梅花万树,与众人同游乐开园囿空山”(1948年)是近代无锡名书画家陆松笙的杰作。讲的是造梅园植树,开豁然洞读书。说明了荣氏兄弟建造梅园的初衷。该联前面摆了两盆草,看不大清了。然而,最需要欣赏的是后面板壁上的木刻书法《豳风,七月》,这是著名清代书法家仁和(今杭州)时乃风的颜体大字书法(1876年)实为诵豳堂的点题结穴之篇,可惜被镜台陈设遮挡,且没有详细说明,易被游人漏过。东西两面墙上,两幅著名的对联,可惜相隔太远,虽然符合字画悬挂的原理,但是并不适应今天游客的欣赏习惯。往往被人误读。一副是,“晴日醉,雨日睡,福简简,吁可媿;短歌强,长歌狂,诗平平,乐未央”;另一副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前一幅是清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惠州知府扬州知府的汀州(今福建长汀)伊秉绶所书为梅花衲子制句的对联。后一幅是道光十六年进士官至兵部户部尚书的钱塘沈兆霖为他的静香斋题写的对联。两幅都是从别处抄来,但又能够说明以前园主人的立志取向。“发上等愿”一句被荣宗敬引为座右铭,而此联又被后来的无锡文人说成是荣德生所作,广为宣传,就此笑过。
“揖蠡亭”在诵豳堂的右前方,是一只背靠园墙的亭子。据说是表示对范蠡的尊敬。荣氏兄弟从商,而范蠡的“三聚三散”正好是从古至今生意人的典范。无锡的生意人也概莫能外。至于范蠡和西施风流韵事的传说,则只是今天无锡文人的假想而已。
揖蠡亭的北面,有一座并不显眼的小屋子,叫做“留月村”。都知道荣氏在梅园办学,教育家族子弟是在豁然洞读书处,其实,在豁然洞尚未开发时,这里才是办学的校舍。只是现在名气不响,无人问津罢了。不过,仔细留意一下,也许当年的文革的大笤帚也没有扫到这里,还会留下什么古迹。窗下的一块石刻值得玩味。
诵豳堂的东南面有一小轩,名叫“荷轩”,因轩前的池塘里种满了荷花而得名。不过后来政府接手,将梅园东扩,原来的园墙格局就被打破了,再用屋前的荷花池作主题似乎有些不妥。于是,又在两边接出了两个月洞门墙,将朝向改到向东,又造了一道八字形的台阶向东下山,建筑的名字也改为“清芬轩”。今日所见,里面拜起了文财神赵公元帅,免不了显得有点庸俗。
“乐农别墅”,诵豳堂的东面山坡下,一座不大的房子就是乐农别墅了。房子不大,三开间,正厅边上是东西厢房,各为前后一间。屋后的天井北面还有着几间辅房作为灶间等等,和无锡传统民居的格式是相同的。乐农别墅用拆来的城墙砖砌就的外墙颇有特色,加上那个气势不凡的像门洞一般的雨棚,显示了主家不同凡响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乐农别墅现在辟为荣氏家族的陈列馆,正厅是荣德生的编年谱,东厢房是家族谱系说明,西厢房则是荣氏修桥开路,办厂经商的业绩叙述。老妈对此比较熟悉,甚至连荣家第一家合股后来又撤股的纱厂(振新纱厂)原先的设备台数和纱锭支数都能够说得上来。不过,对于《荣氏家族世系图》却颇有微词。旧时家谱中人,都有谱名,而且除了姓和名之外,又有字,甚至有号,有时还不止一个。姓是祖宗给的,名是家族起的。所以,凡是第一次放到世系表上的一定是名,而不是字。表中第十六代,荣宗锦,荣宗铨的父亲,即荣毅仁的祖父的名讳应该是文治,这在秦敦世的《荣隐君传》里开门见山,写得十分明白:“君姓荣氏,讳文治,字熙泰,世为无锡之荣巷人”。而且,下面一代的荣宗敬和荣德生二位又都是用的是名,而不是字。显然,熙泰应当用文治代之。现在这个样子显得尊长齿序不对。荣德生的第二个女婿的名讳为曾煦,濬(读作xun2)卿是他的字,此处也当以蒋曾煦才对。且儿女的媳婿都列在表上,父辈的妻妾并不列入,也有些不妥。
西厢房里关于桥梁的照片中,有一座鸿桥,1980年代时尚在,应该是座单孔石拱桥。图片材料里却成了五跨石梁桥,显然是搞错了。
诵豳堂后面的有一黄石台,上有一个八角亭子,叫作“招鹤亭”。既然叫招鹤,那么就应该有鹤飞来的地方。原来,荣氏造园,还真的用了两个放鹤的典故,一个是宋代徐州人张天骥在云龙山上建的“放鹤亭”,该亭因大文豪写了《放鹤亭记》而知名于天下。另一个是南宋杭州孤山写得梅花好诗的林和靖,此君好梅花也好仙鹤,号称梅妻鹤子。在杭州也建有一座“放鹤亭”。两处放鹤,独有一处收鹤,园主别具匠心。招鹤亭原有的匾额和楹联,都佚失。现在只有一块刻石和后补的楹联了,也可供游人玩味。登亭的西面通道边上有一块竖着的大黄石,上面一个“梅”字比较清晰,其实下面还有一首七言咏梅诗:“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疎华个个团冰玉,羌笛吹它不下来。”
镌刻时间不久,但是没有描红,似以被人遗忘。其实此诗是元代王冕的《墨梅图题诗》,千古绝唱,可惜了。(“个”作“箇”,且第二个“箇”仅略为两点)。
过了招鹤亭,再沿石径向上,就是东山的最高处,造园者将它命名为“小罗浮”。这里就是梅园一期工程的收结点了。小罗浮为山顶的一块小平地,除了四面的花草树木外,还有一个点题的石刻。字迹显然是被斫掉又重新补刻的,而且题字人的名讳还是没有补好。倒是大石头背后的一幅梅花刻石,因为比较隐蔽,逃过了当年的破坏。当然,现在关心它的人也没有几个。“小罗浮”的得名,来源于几千里之外的广东增城,那里有座罗浮山,也是历史悠久的赏梅圣地。这可能与当年荣家主人初出茅庐时曾在广东三水学生意见识过那里的梅花有关。
关于“小罗浮”,母亲还有另一层怀念的意思,因为她的兄长蒋元基(字新一)在读书处求学时曾经做过一篇《小罗浮记》载《梅园豁然洞读书处文选》传世。“小罗浮在招鹤亭北,丘顶一旷场耳。名之曰小罗浮者,以粤有罗浮山,多梅花。今兹丘亦环以梅,而其地小,故名之曰小罗浮焉。”云云。
过了小罗浮,原本兴趣盎然的老妈已经感到疲惫,虽然游兴未减,可惜力不从心。只好打道回府。接下来的念劬塔等景致则要换一种方式,靠我择日拍摄照片回家,对着照片怀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