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藏旧古琴之考据  -(原创)

(2010-01-12 10:45:06)
分类: 回忆

    周日陪家慈去沪访亲,偶遇古琴一张。此琴古朴,琴弦尽失,看上去像是一段上了广漆的原木。想起在书中读过的“焦尾梧桐”之类,不禁细细看了一番。

    年幼时玩过几天民族乐器,对弹拨乐器的了解仅限于琵琶和三弦,古筝还是后来才知道的。至于古琴,则只闻琴声,未见器物,从来没有抚过真正的琴。

    眼前的这张琴,弹奏的部分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倒是背面有不少文字,可供考据一番。

旧藏旧古琴之考据 <wbr> <wbr>-(原创)

图中,最上面的“仿古”两个字,开宗明义,此琴是仿古制作,绝对不是做的赝品。先人制琴的诚信之心可见一斑。

接下来的两个篆字,颇费了一番心思。下面的那个“钟”字,勉强还能识得,只是上面的那个,实在无从下手。猛然间想起我的篆字一字师,“务工农民”。正好在网上碰到,随手就把图片用彩信发了过去。不一会,回信来了,说下面的那个字是“钟”;上面的那个还要斟酌。入夜,手机短信又响,农民回信,那个字的右边是一“虎”字,左边偏旁待考。再次谢过。翌日,再得回信,那字应为号角的“号”字。真是辛苦农民了。

“号钟”,网上一查,有了,此乃古时四大名琴之首。好大的来头啊。下面的文字就好解一点了,“峄山石刻”是指篆书楷模《峄山碑》,上面的两个篆字就是从那里集来的。《峄山碑》刻早已灭失,会稽石刻为该碑拓本之一。“汉槎”乃人名,蒋曾灿是也。故“甲子花期”应指1984年前面的那个甲子,即1924年的农历三四月份。所以,此琴至少应是80多年前的旧物了。“所藏”,就是说到那时为止,已经藏在蒋先生处了。

旧藏旧古琴之考据 <wbr> <wbr>-(原创)
 

    再向下,六言句的意思还是可以理解的。从子期和伯牙的知音典故开始,发了一番感想。这是署名“宗稷”的好友题给同学“汉槎”的,“宗稷”当为湖南永州人杨宗稷,乃民国古琴第一人,“宗稷”是他的名,他的字是“时百”,号“九嶷山人”。再看题词署名下面的印章,正是“九嶷山人”,刚好对上。旧时文人称呼他人时用他人的字,自称时,用自己的名,各自的称呼也符合那时的习惯。

     大凡名琴,还要有一个做琴的名家,他的留名应在琴的内腔板上刻着或写着。经过无锡古琴研究会长吴炯指点,发现内板刻有潞安秦华字样,正是制琴名家所做。且秦安斫琴,多取经年旧木,所以,此琴成时虽近百年,用木则时代久远。若能改弦更张,必是一番余音绕梁之声响。

    考据至此,有点味道了,好有一番情趣的一张古琴啊。   

mole1952推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