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大学生:调整心态、适应社会

(2006-07-27 05:31:17)
分类: 我的文章荟粹
刘宝锋
毕业大学生:调整心态、适应社会

走上社会、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面对与以前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肩负着在社会上自立自强的责任,大学生需要在心理上做出重大的调整,才能很好的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

由高知识化调整为高社会化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而且因为社会竞争很激烈,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同时,现在的高考应试教育也助长了学生片面追求智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心理能力的发挥。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理论知识积累丰富;而同时,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忽视,使大学生走上社会后,社会化程度差的问题日益突出,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选择和能力的发挥。

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校大学生应在学业不耽误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将来走上社会、毕业求职打下基础。再者,消除人际交往恐惧,培养和谐心态,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逐步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心态,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在工作中避免眼高手低的态度,交往中把姿态放低一点,恰当的礼貌往往会赢得好感,无论对领导还是同事,无论喜欢还是讨厌,都要彬彬有礼;同时在工作中,适当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毕业大学生:调整心态、适应社会


由做事情绪化调整为自律化

在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人际交往关系比较简单随意,个人的情绪好恶也比较自然的流露,好则多来往、坏则不来往,情绪化因素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大学生在社会上、就业中情绪出现浮躁和波动,是心理成长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由于对新环境不接受,现实不尽如人意,生活中受到挫折等都会使个人在心理上感到沮丧与抑郁。

这时候,培养良好的自律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自律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包括:自我控制不安定的情绪或冲动,在压力面前保持清晰的头脑;以诚实赢得信任,并且随时都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将影响他人。自律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不能为表现所谓的“自律”而在他人面前粉饰、遮掩自己的缺点,只有在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克服急功近利心态,立足现在着眼长远

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容易将事情简单化、理想化,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值过高,当他们按照这个过高的目标接触现实环境时,许多所谓的“现实所迫”让他们在初入社会职场时就走了弯路,以至于碰壁后还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感到处处不如意、事事不顺心。同时由于年轻,在心理上往往急于求成。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又易意志消沉,一落千丈。

其实,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宁静方能致远。大学生要客观分析自己对社会、对工作的适应情况,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正确估价,在此基础上,选择既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能激发兴趣爱好、有助于实现人生理想抱负、又能胜任的职业。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划分为若干阶段,做好当前,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06-07/25/content_985011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