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之行并非计划之中,偶然兴起而成行。有许多的意想不到。
十一月的五台山,气温比北京冷,山上最低零下十几度。凌晨三点下了车,打车到东台红门岩脚下,第一次夜里爬山。天上好多闪烁的星星,风却刮得很猛,从前面吹来,差点能把人吹翻到山沟里;风从后面吹来,好像有一双巨人的手推着人往前走。鼻子耳朵似乎被冻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没人告诉你什么时候能到目的地,可是没有退路,只能咬牙坚持。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到达山顶!看到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经过一路艰辛,觉得此轮红日与往常就是不同。想起薛老师的话,在痛苦中忍耐,在绝望中默默等待,人生必将辉煌。



从东台走到北台,已是海拔达3061米的高度,此处被称为华北屋脊。站在高处,群山逶迤磅礴,天空如此纯净湛蓝而高远。人在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但人又征服了自然。因为独特的体验,五台山在我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走在路上,是旅途中最难得的体验,别老坐在车上,那样会错过很多风景。

五台山之北台灵应寺——别以为西藏才有这么纯净的天空~

集福寺门前的尼姑不知在探讨什么

其实,原本只是想去爬爬山拍拍照,休闲一下。看到人们如此虔诚烧香朝拜,心想既然来了,我也许许愿吧,如果灵验了,明年就来还愿,还可以再次爬山看日出。但那时我会选择夏天,那时的五台又将是另一番特别的景象。

台怀镇全景

在自然之前显得如此渺小,但我很自豪~
备注:本组相片没有经过PS,原色。
附五台山简介:
山西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据多种古籍记载,五台山在东汉永平年间已有寺庙建筑。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端坐祥云,从西天飘然而来,知是有佛感应,随即派大臣蔡暗、秦景等人向西寻访,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经佛像,并巧遇正在当地传教的天竺国(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即相邀同至中国。永平十年(公元67年),梵僧汉使以白马驮载经卷和佛像到了洛阳。汉明帝一见释迦牟尼佛像,果然和梦中所见一样,越加崇信佛教,遂敕令修建了洛阳白马寺,并着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高僧来到清凉圣境五台山,见五座台顶围护的腹地台怀,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分不出两样,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在五台山修建寺院。于是,汉明帝颁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曰灵鹫,指东土五台山腹地与西域灵鹫山相仿佛。这样,洛阳白马寺与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就成为我国最早创建的寺院。大孚灵鹫寺就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
由于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文殊菩萨住处——“清凉山”“五顶山”,同五台山的地形、气候、环境,极为相似,所以,中外佛教徒便把五台山这个“五峰耸出”“曾无炎暑”的自然存在物,当作是他们虚幻世界里的文殊菩萨住地了。这样,五台山就成了佛教徒们竞相朝礼的圣地,驰名中外,显赫于世。不言而喻,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是借助于李唐王朝的强盛而名扬中外的。如今山上大小寺庙124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