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南新仓的介绍,来了兴致,第二天在绵绵秋雨中前往东四十条22号一探。北京的秋天夜来得早,到达时已是华灯初上,夜里雨中的南新仓韵味更浓。
南新仓,是明清时代京都贮藏粮米的皇家粮仓之一,它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始建,比故宫小三岁,至今近600年历史。清初时仓为30廒,后屡有增加,到乾隆时增至76廒。到道光年间,该仓贮粮比清初少了许多。民国时,该仓改为军火库。
南新仓于1984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9座仓廒,是全国仅有的北京现存最完整的历史仓廒实物,是追溯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仅有的历史实物。与故宫、长城、胡同、四合院等诸多历史遗迹一样成为历史古都、文化北京的城市标签。
如果说故宫是北京的心脏,那么南新仓作为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粮仓建筑群,自然就是北京城的胃了,自明朝永乐年间建成至今,南新仓见证了北京六百多年的变迁,很多古建筑群都已不复存在,唯独这老北京的“胃”响当当地坚持到了今天。
这个文化价值极高的古皇家粮仓现已成为北京的时尚特色街区,始建于05年,经两年的建设如今已成为“北京商业文化创意品牌”;现有22家商户在经营,有艺术展览(如画展)、娱乐演艺(如牡丹厅戏剧演出)、餐饮等。当然,根据相关规定在古建筑内是不许点火的,所以南新仓所有的餐厅都开在仿古建筑内,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在进餐过程中体会时空交错的感觉。





忽然想到南宁的老街及众多的古建筑,比如中山路,解放路,白沙路曾氏民居,新屋村的二周祖屋等等,本身就是现代都市中难得的保存下来的古迹,文化底蕴深厚,但一直缺乏资金去修缮维护。谁投资谁保护谁使用,市民又有一个品味文化及休闲的高雅场所,可谓一举三得。北京南新仓这个成功的案例是否值得南宁借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