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楼市存量房二手房炒房风险危机房产 |
中海寰宇天下的火爆,让沈阳的刚性需求得到明显验证。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论必然再次抬头,以应对调控政策。但繁华背后,必有隐忧。沈阳市公布的数据显示,存量房交易量不仅沿续了前两个月跌势,而且在7月突然扩大至三成以上。二手房交易突然狂跌,给红红火火的楼市泼了一盘凉水,同时也提醒炒房者,必须要谨慎面对市场疯狂。
7月存量房交易量大跌三成
7月二手房转让套数、面积、金额比去年同期全部下降三成以上,接近四成,如果谁忽略这个数据而枉论市场,简直就是在欺骗良民。我们再来看看6月份的数据:沈阳市存量房转让6287套,同比减少5.65%;转让面积47.7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51%;转让金额15.23亿元,同比下降9.98%。其中,存量住宅转让6013套,同比减少9.96%;转让面积40.8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71%;转让金额13.10亿元,同比下降12.29%。再看5月份的数据:沈阳市存量房转让8224套,同比减少3.88%;转让面积61.2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0.08%;转让金额19.7亿元,同比增长5.75%。其中,存量住宅转让7693套,同比减少7.87%;转让面积52.1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86%;转让金额17.38亿元,同比上涨0.6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沈阳市存量住宅,从5月开始,无论是成交面积、金额、套数均出现下跌,五、六两个月跌幅不大,在10%以内;但到了7月,却出现大幅狂跌。数据已经明显反映了市场信号:即存量房成交严重萎缩。
在商品房成交继续飘红的季节,存量房交易量却狂跌,简单地想,就是入市者在增加,而接盘者在7月份跌至了谷底。如果新鲜入市的购房者为自住,则不必考虑存量房交易数字,但对炒房客而言,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数字。
中海奇迹是其他开发商恶梦
沈阳楼市的最大特点,即是供应量与需求量同样巨大。但从今年7月开始,沈阳楼市的供应量将急剧放大,直至年底,这已是业界共识。而在市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还有所谓的总监跳出来说“供应量加大并不意味着房价下降”则代表了开发商典型的不要脸精神。一个市场的价格,如果不是供求关系决定的,那又是什么决定的?难道开发商能耐已经大到可以违反市场规律了?
我们先把最近网络热炒的空置率与闲置土地放到一边。来看看两组数据:第一,沈阳市2009年全市实现商品房合同备案1396.15万平方米,备案金额584.74亿元;第二,中海寰宇天下8月14、15日2天销售12亿。寰宇天下一个项目开盘的销售额,达到沈阳市全年备案金额的2%,等于一口吞下一个大盘一年的销售额。这既是中海的光荣,同时又是其他开发商的恶梦。一个市场的蛋糕大小是基本固定的,即使增长,也不会大到哪儿去,中海的异军突起,则必定意味着其他抢食者的饥饿。下半年,开发商如何争夺客源,已经是市场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近一个月来,诚意金10万抵15万、14万,1万抵3万、3万抵6万的各种优惠接踵而至。这既是开发商的钓鱼策略,同时也是无奈之举。可怜的购房者,根本不懂得判断市场行情的转变,最后成为鱼勾上的牺牲品。在此背景下,炒房客还轻易贸然出手,显得极不明智。第四季度的楼市,到底是开发商宣称的“上市量大不意味着降价”,还是实际上各种暗折暗扣满天飞,届时你就会明白。
炒房变现能力差
炒房虽然获利丰厚,但它的变现能力极差,这是炒房客必须面对的问题。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调动,想将铁西北二路的一处100平方米两室一厅2年房龄清水房对外出售,其挂牌价格,在园区所有待售的房源中,属于偏低价位。结果从去年10月开始挂牌,直至今年6月才卖出。而如果再不巧遇上开发商不太讲规矩,产权证晚办个一两年,那卖房的障碍又要平添许多。等到产权证好不容易办下来了,结果买方市场却人去楼空,你会是什么心情?
我想查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楼市数据,结果查遍各大网络,都没有。你别问为什么,问了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却查到,网上二手清水房价,比同一个楼盘新的期房还要便宜,而如果便宜的二手清水房积压,那你再以更高的价格,入市同类产品期房,会是什么后果?7月的存量房交易数据,已经给所有炒房客提了醒:炒房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