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集《背反与无心》之〈拾灵录〉
(
一 )
“轰!轰!”
炮声中衣着整洁的男亲女戚分乘两辆小四轮从大门口缓缓驰过,不经意地瞟了一眼我这满身尘土的扫院人,使我自觉形秽。
车中心高坐着的新娘,满头鲜花,一身红装,象一枝冷艳的红梅。尽管,她在驰往最贫穷、最落后,最偏僻的东山沟,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一觉醒来,她已身价百倍,连空气都弥漫着芳香。她被打扮着、疼爱着、簇拥着、品评着,仿佛进入了甜甜的美梦之中,连往事都恍恍惚惚,隔雾看花。明天,到了明天,浪漫的生活开始了——想到这儿,她那得意的上唇,又往上翘了几分。
快乐,不就是一种幸福吗?得到快乐不就是得到幸福了吗?只可惜,这幸福太短暂了。记得台湾漫画家几米有这样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题漫画诗:“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我不知道纸船在水上飘,有什么美好可言,大约和这姑娘一样只是一种虚幻的美感吧!然而,沉没终归不可避免。这“悠悠地飘过来”是如此短暂!
我忽而觉得鼻子发酸。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惠施的名言。它的惊世骇俗之处已不在于感叹生命之短暂,而在于它干脆认定太阳正午的时候,就是它开始倾斜的时候;事物新生、成长的时候,就是它走向死亡的时候。现代科学也证明,连新生婴儿的细胞也都在不断的死亡。相传德山禅师向路边一老太太买点心吃,老太太说:“《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你‘点’的是哪个‘心?’”在老太太看来,把过去、现在,未来分得很清,看得真切不过是俗人之见,现代人也说:“丰碑即墓碑。”丰碑和墓碑原本是一回事,这姑娘空前的幸福也可以说是来临的悲哀。
不过,还回到世俗的立场,这姑娘确实得到了空前的快乐,和美国总统竟选成功之乐不相上下。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子女创造了一个幸福的机遇,使平庸的人有了片刻的尊荣,何必用“方睨”去笼罩她的心头?看阿Q、“过去阔”,未来“儿子会强多了”,现在飘飘然,“哪个‘心’”都幸福,而生活在“温柔富贵之乡”的林黛玉,花开时想到了花落,欢聚时想到了离别,想法无可指责,只可惜弄得自己总是以泪水洗面。
姑娘,就这样快乐地想吧!希望是年轻人的专利。尽管你相貌平平,明天就得掏灰、倒尿、待侯满身尘土的丈夫,今天,你又颠簸在石块沙土的山路上,然而,心灵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当你老了,特别是回光返照的时候,回忆起今天这“过去心”,你那没有血色的扁嘴角,准会又一次翘起,露出无可奈何的笑容。
( 二 )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这哪里是什么鼓舞人心的语言,倒象赫拉克利特对消亡的哀叹!罗斯金在《感情的花束》中还为它作了注解:“把每一个黎明看作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你生命的小结。”想不到,太阳的生命竟这样短暂!从《海峰文集》、《观化》中日神和月神的对话中可知:每天早晨的太阳轮子都已不是昨日的轮子,而是一个新的轮子,是最短暂的新陈代谢。
野草、又岂能“春风吹又生”?从生物学中可知,每一株植物都是若干“组织”的结合,它们分明是一个地球、一个时代,一把火烧了一代生命。再生的是另一劫、另一茬生命、另一个世纪。
这么说来,我会是一个独立体吗?佛家有言: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人体也由器官组成,器官则由无数细胞组合,每粒细胞都不会是我,但离开这一粒粒细胞则又没有了我。我到底是什么呢?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死亡,都在新生。也就是说:我自己也时时刻刻在新生、死亡。可惜总有一天我、连同我的细胞将只亡不生!
生生灭灭,永无休止,真不知造物者为何要如此恶作剧。“龟蛇虽寿,犹有竟时”。王侯将相、古墓成丘;温柔富贵,南柯一梦;望洋兴叹,自寻烦恼。与其喜怒哀乐,何如逢场作戏?我倒很佩服七年前一位委内瑞拉小姐,在国际环球小姐选美比赛时,主持人问她:对于未来的事,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这位极漂亮的小姐回答道:对于未来的事,我什么都不想知道,只知道现在更好地生活!
好聪明,好简单,好深刻的答案。真不敢想象,一位涉世未深的姑娘,竟能说出连老子也自叹不如的哲理,真该让唉声叹气之辈、热衷功名之徒开开眼了。
多少年过去了,这位什么也不想知道的姑娘竟出落成一位颇有政绩的市长——这可真是“无为而无不为”了。又是多少年过去了,女市长想必退据二线了吧!但我深信:知进知退的人也是知足常乐的人。
( 三 )
隔着玻璃窗,原野上隐隐约约跑来一条狗。
打开窗户、揉揉眼皮,才得以看清,是不远的矮墙上跑来一只猫。
造成错觉的是因为视力,还是距离?
庖丁不见全牛,能说是错觉吗?
(
四 )
无聊了,也会照照镜子。
我忽然发现,印象中整整齐齐的牙齿竟堆叠得杂乱而精致:它们大大小小,凸凹不平,却又犬牙交错、镶钳得天衣无缝。
不用问,这是多年嚼咬,磨合的杰作,可为什么不能成一条直线?
莫非家庭、团体、社会也都这样组合?
( 五 )
月儿圆了,缺了,弧了,隐了,现了,弧了,缺了,圆了,缺了。
玉盘、镰刀、金钩、黑幕;金钩,镰刀,玉盘,镰刀……
月月如是,年年如斯。
“一二初三四,蛾眉影尚单,待奴年十五,正面与君看”。
这月儿的圆缺变化,不就是小姑娘成长为大美人的历程吗?何必顾影自怜,黄毛丫头,总有你花好月圆,令人仰目的时候。新生力量看起来不显眼,但最有希望的还是它,作为一个人,是要有这点自信心的。
“年年圆便缺,谁悟善持盈?”
“月盈则亏”,月亏会盈,“天不变道亦不变”,有史以来,都如此这般记载着。冥冥中仿佛真有一位天使在昭示人这样一个哲理;完美的总有一天会不完美,不完美的却有完美之可能。却不可“人心不足蛇吞象”。唯其如此,事物才会有生命力。设使人类没有老、死,地球上早就没有立锥之地了,还能轮到我们这些后来人“枉来人世走一遭”?“古人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实在是误解了天使这一片苦心了。
“一种月团阏,照愁复照欢。欢愁两不着,清影上栏杆”。
这不由地使人联想起一首歌词:“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月儿无情地把清辉洒向人间,却反衬得“愁人”更痛苦,欢乐的人更快乐,它真是情感的摧化剂!要正确全面地认识客观环境,可要透过主观色彩的迷雾啊!
古今月盈圆缺,打动了多少诗人魂,勾引出多少离人泪,促成了多少情种步入情网,引发了多少高人的哲理思考?
然而,又有多少人留意过这月缺还有上下弦之分呢?为什么没人在上下弦月上作文章呢?
( 六 )
太阳似火球,大地成蒸笼,脸上的汗挥之不去,自行车慢慢悠悠,竟也超过了乞丐、疯子、拐老头。
转过小树林,我眼前一亮;绿油油的草坪上,一位乌发、纤腰、艳装的女郎正推着一辆自行车冉冉前行,清风徐来,裙角飞扬,象绿草坪上飞着的一只花蝴蝶。
我心头凉快了好多,腿脚像生了风。
赶上了,她竟回眸一笑,我却大吃一惊。她并不能“百媚生”,而是刀条脸、白粉面、倒垂眉、猩红唇、鼠眼、真鼻、大嘴巴,脸上还缀满大大小小的疙瘩。
苍天喜欢恶作剧,竟能集奇丑于一人。
我忘了热,落荒而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