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忠贞 万古流芳
前几天去秦皇岛出差,抽空到孟姜女庙转了转。由于是旅游淡季,参观的人只有我们一行四人。在清静中,又重新感受了孟姜女那千里寻夫的感人故事。。。。。。
孟姜女庙:本名贞女祠,初建于宋之前,到了明万历二十二年,也就是1594年,由当时的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栋主持重修。现存的姜女庙即为当年的建筑,所以体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全国有许多地方都修建过孟姜女庙,像河北徐水,陕西铜川,湖南,河南等地,但唯有山海关的孟姜女庙最为正宗,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孟姜女庙。

也许您没有到过孟姜女庙,但殿门两侧的这幅奇妙的对联您一定非常熟悉。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此联十分巧妙的利用汉字的一字多音、一字多意的谐音特点,从而形成了十八种读法。这副对联不但读法奇妙,而且寓意深刻。表面看,作者是想通过海水的潮涨潮落和浮云的长涨长消,来揭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变化的,而实际上却反衬了世界上还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孟姜女的忠贞不变,孟姜女的精神永存,所以她才万古流芳。
上图中这个身着素衣面带愁容的彩色泥塑像就是孟姜女,两边为护卫她的童男童女,后面为大型壁画《姜坟雁阵》。在两旁柱子上有一副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相传此联为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所题。他无情的抨击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讴歌了孟姜女的高风亮节。

相传当年孟姜女寻夫来到这里,由于天色已晚,城门已经关闭,孟姜女无法过关,只好站在这块石头上往远处张望,希望能够看到自己的丈夫。可是,夜色茫茫,她什么也看不见,便焦急地站在石头上走来走去,没想到一夜之间,她的脚印深深的印到了石头里,图片右下角的石坑,相传就是孟姜女当年留下的脚印。后人为了纪念孟姜女的真情,人们便给这块石头起名“望夫石”,上面这三个大字由顺治年间山海关通判白辉所题。现在的“望夫石”,已经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孟姜女苑:孟姜女的故事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了把故事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1992年9月当地政府投资1200万元,动工修建了大型文化园林—孟姜女苑。孟姜女苑占地20433平方米,1993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走进姜女苑,亭、台、楼、阁、榭,尽显眼前。苑内的二十个场景以孟姜女的故事为主线设计而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
相传孟姜女出生在江苏一带。江苏有个孟家庄,住着孟老汉夫妇,孟老汉特别喜欢种葫芦。有一天,一对小燕子,为他衔来一颗葫芦籽。孟老汉十分高兴,急忙种到了后花园,结果葫芦籽发芽长叶,秧苗长的十分茂盛。
到了秋天,葫芦秧结出了一颗大葫芦,竟有一半伸到了姜家的院里。一天,两家老人在葫芦秧下乘凉,便商量:“既然葫芦长在咱们两家的院子里,那咱们就平分了这个葫芦吧”。话音刚落,葫芦的周围忽然泛出一道金光,而且“啪”的一声,自己裂开了,最奇怪的是里面坐着一个非常漂亮、非常可爱的小姑娘。两家老人如获至宝,后来一想,既然葫芦长到两家的院子里,那么小女孩就给两家当女儿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抵御北方的匈奴,秦始皇决定将赵秦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万里长城,于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抓壮丁。此时有一位大臣禀告皇帝,孤苏的一个秀才,名叫范杞良,力大如牛,一人可顶万人。皇帝听信谗言,布下天罗地网,捉拿杞良。范杞良只好往江南一带逃跑,结果藏入了孟家花园,正好与孟姜女相遇。正是这“孟园一日巧相会”,才有了“塞外千秋流芳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