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房地产宏观调控 |
这一招说明政府要学习香港的政策。香港曾在1995年以前建设了21000套“公屋”。这些保障性住房有效地控制了房价的持续上升。安照规定限价房五年内总量要占43%,经济适用房要占17%,剩下的40%房子可以有开发商自由定价。而且很快这个就会推广到全国一些大中型城市。
一方面在提高首付,控制消费者的购买。另外一方面开源放水,提供更多的经济型保障住房。一缩一放正式政府这次调控的核心方式。
以前政府的宏观调控重点放在紧缩供给和紧缩购买两个方面。例如对土地紧缩,对信贷资金的紧缩。对户型结构的控制等等。越是紧缩,开发商手中的资源就越值钱,消费者买不到房子就越着急,逐渐从不能接受房价到接受房价。开发商也顺势涨价,最终导致房价持续上涨。
现在的政策虽然有紧缩,可以有效放缓对房地产的需求,另一方面提供保障性住房,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转移到新的领域。大量的低价房将冲击房地产市场,所以就有效地避免了原来政策当中消费者只能选择商品房的格局。消费者在无法买到高价房的时候,会选择公房来满足自己居住的需求。
之所以现在国家还没有明确要求同意提高首付款就是因为现在的“公屋”政策还没有彻底的执行。相信等到一定量的公屋能够持续投入市场,提高首付款的措施也就会实施。
如果一味的加息,一味提高首付款比例,不放流的话必然造成房价的持续上涨,那么也催生好像 美国一样的“次级贷”市场。最终导致金融风险无法控制,造成银行的大量亏空。出现部分房地产泡沫。
长期以来政府调控以“堵”为主,现在是一方面对拉高房价的商品房部分进行“堵”对抑制房价的保证性住房部分进行“疏导”。这个应当标志着中国政府房地产调控方面的全新时代道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