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们一起再做一道中考题——品味时尚
(2011-08-11 22:59: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情日记 |
《品味时尚》是江苏省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这一年的高考监考我全程参加了。作文题在拆封试卷时我就先浏览了一下,看到〈品味时尚〉时,我吃惊了一下,这题好刁钻啊。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次大多数孩子的作文分数肯定高不上去。因为这样的题,给孩子们写,极容易写成千篇一律,出不了新。他们会出现理解的局限性,认为时尚就是衣着啊什么的。甚至会理解偏了,认为时尚就是求异。
那场语文考试结束后,我接到晚报H的电话,让我写高考下水作文,他要做这样的版子。当天晚上,我便随手丢下这篇字字。我把相约亲情定为时尚,让时尚真正地时尚起来。
再多唠两句吧,江苏的高考作文常常出其不意,但不管如何变化,总离不开一些大的主题,譬如自然、人生、爱、幸福、感恩、品质、时代等等。像2010年的《绿色生活》,是关于绿色理念的。2011年的《拒绝平庸》,是关于人生态度的。学生们写起来容易,得高分却难。难就难在难出新意,孩子们很难不让自己的作文混迹于平庸之中。
我的主张,把它写成记叙文,用一个故事阐明这一主题。这样写的好处是,文字可以灵活处理,很容易做到生动出彩。
201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品味时尚(丁立梅)
(1)是在突然间起了念头,要来个农家游的。
(2)那日,闲来翻报,看到休闲时尚一栏,大幅的照片上,村庄田畴铺陈,阳光融融,人们笑脸灿烂。旁有文字介绍,说城里人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家景。
(3)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5)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慌张了我们的父母,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问,乖乖啊,今天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咋都回来了呢?
(6)一笑,回他们,想你们了呗。话说完,脸暗红,若不是受这时尚的农家游的启发,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里,哪里会想到父母!
(9)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初夏的天,地里的植物们,葱茏得不能再葱茏。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赛着结,——随便摘吧。蔬菜多的是,韭菜一垄一垄地绿着。还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来。黄豆荚也饱满得刚刚好。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嫩又清新。
(10)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11)要,当然要。提了篮子就过去了,摘了小半篮子。邻人还嫌不够,频相劝,再多摘点呀,我家里多着呢。
(12)心里满溢着的都是好。乡下人家就是实诚,在他们,给予是幸福,而你的接受,对他们来说,更是福。因为你的接受,意味着没拿他们当外人。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14)真好什么呢?在他们,子女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我突然想,假如,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多少父母笑开颜啊。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人生会因此更为丰满。
19.第③段和第⑩段中加点的两处“这样的时尚”各有所指,请根据上下文指出它们各自所指代的内容。(2分)
答:
20.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画龙点睛。请简要分析下列句中的细节描写所表现出的人物心理。(4分)
(l)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
答:
(2)话说完,脸暗红。
答:
21.文中第(9)段的景物描写很精彩,与下面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表现手法
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幺,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
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
开一采谎花,愿意鲒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
姑,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
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
飞走了一个白蝴蝶。(节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22.文末“我”期待“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