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总是愁人的

(2009-04-07 20:58:47)
标签:

野花

厚朴

慈悲

手迹

沈从文

沱江

杂谈

分类: 心情日记

2009-4-7  星期二  天气晴

 

  最近,春眠中。
  偶尔翻阅一点书,譬如《元曲》。

  喜欢读这些。喜欢得没奈何。
  
  三本新书陆续出来了。
  没了当初的期待和惊喜,在我,只是完成了一件事,完成了也就画句号了。当然,说好的有,说坏的也有,这都是难免的事。我不可能达到完美,这世界,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完美。
  对于文字,我当初的写,只是因为喜欢。现在的写,还是因为喜欢。从没想过它会怎样,那都是顺其自然的事。
  这世上,给人一束花,好过给人一把刀。别忘了,大多数人活得还不那么春风得意,他们脆弱的心灵,经不起再多的折腾。所以,需要你的好颜色,而不是沉重和灰暗。

  不断有朋友寻问,预定的书什么时候能到手?现在我在这儿明确答复一下,大家统一购买的书,下星期将抵达我这儿。书到我手后,我就按各位留下的地址给各位挂号寄去(若有变动的,请提前通知我)。至于书款,到时再说吧。
  我不再办理代购。需要的朋友,请再静等两日,当地书店或网上书店,都会有卖的。
  感谢朋友们的喜欢与支持!
   
    春天花多。随意拍了几张图图。春天的美,亦是随意着的。

美丽总是愁人的

这一树的花,我叫不出名。我以为它是春海棠。

美丽总是愁人的

蒲公英是要开两次花的,如棉花一样。秋时,它的果实,也是花。人生只当如初见。

美丽总是愁人的

这一种花,常被你忽略。它散布在杂草中,如米粒一样。我每次看见,都惊艳它的美。

美丽总是愁人的

这种花我也叫不出名。枝枝桠桠上,全缀满了这种花苞,仿佛是个爱美的姑娘,缀一身装饰片儿。

美丽总是愁人的

这是我“偷”来的一些花。种类多着呢,有菜花,有迎春花,有夹竹桃等等。我把它们统统用一个瓶子装了,让它们在里面和睦共处,相亲相爱。


  拖篇高考模拟题上来大家做做。感谢出题的老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

美丽总是愁人的

丁立梅

  几千里的路,奔去凤凰,只为拜谒沈从文。

  一路之上,我一直在读沈先生的湘西散记。文中有:“橹歌太好了,我的人,为什么你不同我在一个船上呢?”  “我真希望你梦里来找寻我,沿河找那黄色的小船!在一万只船中找那一只。”木筏上,火光星星点点,吊脚楼上的人声,如在耳边,还有羊的梦呓,狗的叫声……这是沈从文的当年,当年他别了张兆和,一个人舟行水上,远回凤凰看病危的母亲,写下数不尽的思念。这样的思念,让人的心,变得软塌塌的,像蒸熟的年糕。这样一个慈悲的男人呵!

  到达凤凰时,天已近黄昏。心急的人家,早早点亮了檐下的红灯笼。我来不及整理一路的困顿,就去看沈先生。问当地居民,沈从文墓在哪?路人都知道,他们热情地指点我,拐过一个弯,就到了。

  出古城南门,沿沱江走,顺着青石板上上下下。居民的房,倚着山势而建。到了城外,路上几无行人,一条路寂静着。满眼望去,除了青山绿水,还是青山绿水。山叫听涛山,水是沱江水,山水相依,它们做了永恒的恋人。

  山脚下有人家,开一小店铺。屋前地面上,摆一水桶,里面插满野花,有的扎成束,有的没有。小野花们水莹莹地开着,素白或粉紫。旁边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带一枝野花去看沈先生。心下一愣,不知不觉,我竟寻到这里!不敢确信地问小店主人,沈从文墓真的在这里?

  她奇怪看我一眼,说,是啊。顺手往山上一指,呶,就在那儿。

  我沿着长满绿苔的青石板,一步一步上山,水的气息和叶的气息,把这一方天空,染得碧绿澄清。这好像挺矛盾,然而不。那些莹莹的绿,带了湿润的绿,让一方空气,清澈起来透明起来。静,岑静。一枕梦,从此可睡千年万年,想沈先生到底是个有福的人。

  86级台阶,契合着沈先生86年的人生。不见墓冢,甚至连一个土包包也没有,只有一方五彩石,兀自立在听涛山的山坡上。他的一半骨灰归了沱江,一半骨灰埋在石下。水是他成长的摇篮,他回了他的摇篮里。

五彩石正面镌刻着沈从文的手迹: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尘世的纷繁,抵达这里,都变成一种单纯与真。做个纯粹的人,水一样的纯粹,泥一样的厚朴。这当是他最让人敬重的地方罢?    

  我静静站在那方石前面,默默看。山林深处,有鸟的叫声传来。空气中,有温柔的水在流动。静谧,安宁。

  沈从文说,美丽总是愁人的。

  我的心上,也添了一点愁。说不清道不明的,像一朵小野花,静静地开。

 

12.下列对上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作者通过读《湘西散记》,感受到了沈从文的浪漫情愁与慈悲。“这样的思念,让人的心,变得软塌塌的,像蒸熟的年糕”,文中用比较的手法来表达作者读作品所获得的感受。

B.对沈从文墓的位置,作者起先“不敢确信”,后来见到其墓及其五彩石上镌刻的沈从文的手迹,却也了然,这说明作者对沈从文的理解与敬重的加深、加强。

C.作者认为,沈从文的慈悲、纯粹、厚朴等都是让人敬重的地方。

D.文章结尾作者说“我的心上,也添了一点愁”,是因为作者与沈从文一样有感于城市文明的喧嚣、嘈杂,为原始的、纯朴的文明的消逝而感到伤悲。

E.文章通过对沈从文的作品、其墓地周围的环境及其人品的抒写,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钦佩与敬重之情。

13.请简要分析上文作者寻访沈从文墓过程中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答:                                                                        

1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美丽总是愁人的”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