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感想和感悟
(2022-09-04 11:22:23)分类: 评论 |
三点感想和感悟
——在“高平先生作品《软声细语》出版济阳座谈会暨代发仪式”上的发言
马启代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研讨,因为各种原因,本来应当亲临现场,但是今天不能到会,感到遗憾和抱歉!高平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当代文学大家,他是从济阳这片热土上走出来的优秀的堪称卓越的诗人。六年前的2016年,高平先生获得首届山东诗人终生成就奖,他对来自故乡的荣誉倍加珍惜,曾以耄耋之年亲自从黄河上游来到黄河下游领奖。今天鲐背之年的他,经由长河文丛策划出版了这部心抱故土的散文集,是他回馈岁月和故乡的心血之作。对他散文集的研讨,我主要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和感悟。
第一点,我觉得高平先生是我们当代中国文学的一块活化石。不仅仅是文学,就从他的文学书写上看,其实他提供了我们1949年以后整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和人们精神演变的一个缩影。所以说,认识高平,阅读高平先生的书,就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我们当代社会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从而获得激励和智慧,受到灵魂的洗礼,这是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第二点,就高平先生本身而言,他是一位卓有创见和风骨的诗人,正是在这一点上,值得我尊重,他多舛的命运和不屈的追求,所彰显出来的精神向度和人格风范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他的这个散文系列选本更为贴近故土和心灵,在他多种文体包括戏剧、小说、诗歌、评论等创作中,散文这种看似信手拈来的更为自由的文体,是他对世界和自我的默默倾诉和真诚的交流。所以在这里,这本书中,故乡是一个关键词。这本书分六个侧面,既形成一个立体的构造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历时性的建构。故乡放在首要位置,是他人生和文学的基点,他在故乡一辑中用了14个专题书写故乡的点点滴滴,从乞丐到古墓再到婚丧嫁娶,这种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认识中国社会和历史演变的一种重要的视角。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六个侧面的历时性在童年和少年以及创作和阅读的过程中展开,这既是他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精神上经历了涅槃再生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他个人成长和灵魂重铸的一个总体的诗意表现。
第三点,我想谈谈《软声细语》体现出来的语调价值。一个作家,选择什么样的语调去倾诉和表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在当下高亢的、强制性的语境中,在这样一个逐渐节奏激昂的时代背景上,90多岁的诗人选择了软声细语来和大家交流,这不是背离,而是对生命和社会的另一种更为直接的介入,我觉得这种语调的选择是一种时代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标识。诗是时代的见证,这对我们认知这部书和认知高平先生整个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时间关系,我无法展开细说。希望大家好好读这本书,读他全部的书,好好珍惜、研究、弘扬这样一位诗人以及他的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成就和精神价值。这是高平先生给故乡和自己留下的重要记忆。
最后,祝高平先生和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万事顺遂,平安快乐!
(马启代,诗人,评论家,《山东诗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