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宫》:中国文化要到日本寻回自己的根?

(2009-08-11 13:38:36)
标签:

杂谈

 《大明宫》:中国文化要到日本寻回自己的根?

 

《大明宫》:中国文化要到日本寻回自己的根?

日本人建造的大明宫

 

比较新世纪中外纪录电影,可见其中之差异。外国主流的纪录电影,都偏向于环保性,关怀人当下的生存环境,地球成为最热门的命题,世界大同拯救地球成为其普遍性主题,而国内则是偏向于“复古”,如《故宫》、《圆明圆》等,颂我大中华之魄宝,扬我大中华之巧夺天工创造力。谁让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需要动力,也需要精神营养品。《圆明圆》的导演金铁木最新史诗剧情片《大明宫》继续往复古方向狂奔。

 

大明宫不可谓不大,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点和对外传播的动力中心。在建筑上,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峰巅之作”,大明宫的面积是北京故宫的3.5倍、凡尔赛宫的3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一座宫殿代表一个时代。《大明宫》选材于此,纤毫毕现展现大明宫从建造、辉煌到毁灭的全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中国最强大的帝国――大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奇丽历程,探究其背后所隐含的历史遗训。

大明宫作为大唐的权力中心,随着帝国的覆灭,最终落下与其它宫殿几乎如出一辙的命运——毁于战火。不过,当时小日本使节来到中国,看到大明宫如此恢弘壮丽,叹为观止,就马不停路蹄地跑回去,在京都和奈良都建造了大量的仿制微缩景观。

 

在新浪论坛,看到一条贴子说《大明宫》剧组真的跑到日本仿制的大明宫微缩景观取景拍摄,以图鱼目混珠。当时小日本只懂跟着大唐屁股后面奉承,以他们当时粗陋的技艺,怎可比得上大唐登峰造极的技艺。况且模型永远是模型,克隆的东西怎可代替真品。正如没人会真的把深圳的世界之窗中“艾菲尔铁塔”当成至今仍屹立于巴黎塞纳河畔的艾菲尔铁塔,没人会把横店的影视拍摄基地中的秦王宫真的当成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了的秦代王宫,如若真有这样的人,那绝对是脑袋进水了,无药可医。史诗剧情片讲究的是“真实”,如若《大明宫》真这样做的话就太失真了,太不拿观众当一回事了。

 

当然,还有一种极大的可能,那就是《大明宫》赴日本取景,是展示大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还原大明宫的盛景,金铁木完全具备这种超强能力,当年,他的《圆明圆》无实物可寻的情况下,海量使用三维仿真动画技术硬是还原出“万园之园”中恢宏、精巧景象,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姑且不论新浪论坛这条贴子真实与否,这都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既使金铁木能够再现大明宫盛景,但那只是技术上的还原——仅仅是影像上的海市蜃楼。日本人悉心保护上千年的文物古迹,让它的文化源源不断流传下来,很值得我们为之学习。大明宫可为一证,现在弄得我们只能到日本才能一见传说中的大唐建筑及文化,这是不是一种中国文化要到日本寻根现象呢?前几年,韩国申请端午节,现在,最好的汉学家出自美国,儒家及其它学派在韩日普遍程度更胜于内地。中国文化的确到了需要极之妥善保护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