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卷楼》很适合一家大小消暑

(2009-08-03 00:13:02)
标签:

杂谈

内地的电视台多如天上的繁星,但你很快会发现,来来回回的选择只有那么几个而已。逮到一部热门剧,往往是这个电视台唱罢,那个电视台继续登场,不轮番轰炸整两个月坚决不撤出“阵地”。即便剧源天下无双的CCTV也要争当此类模范先进,如最近的 “顺溜”轮岗播出,一套播完,八套播,审美有些疲劳了吧,一套深夜接着继续播(还不计地方卫星台播出)。人家顺溜本来挺好的,现在都快替代催眠药了。

 

大多的电视台编排剧集时总会跟风,跟着收视率走,这往往会导致剧源严重重叠浪费,予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单一化。影院都会分季节而变化,如暑假档会为儿童推出一些消暑的电影。幸好一些电视台的编排人员忘我为收视率服务的同时还很顾及他人的感受。暑假荧屏的黄金档终于跟得上影院《冰川世纪3》、《麦兜响当当》等儿童喜剧电影为大众消暑的步伐。在北京、广州等地播出的情景喜剧《万卷楼》清新趣致,在这个炎炎夏天里,很适合一家大小消暑。

 

 “万卷楼”是一个私塾名,郭冬临饰演的郭子鱼是它的这间私塾的大先生,故事发生在明朝中后期一个江南小镇里。他用心教导六名性格各不相同但都十分可爱的孩童。看这故事,按照时下古装情景喜剧的套路,必在恶搞剧之列。但《万卷楼》却“反其道而行之”,阳春白雪也下里巴巴。《万卷楼》虽然从外衣到内核都套着国学的光环,“教材”选自《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等,但它不是正襟危坐的大讲堂,它做到了寓教于乐,兼容并包。如每集都用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成语作为本集片名,有“咬文嚼字”、越俎代庖”等等,也把最近二十几年来才形成的“成语”收入其中,如广东人非常熟悉的“咸鱼翻生”、来自好莱坞电影的“小鬼当家”。注释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着一个非常正面有趣的小故事在支撑着。这种借“故事”来解读“故事”方式让人看起来毫不乏味,乐在其中。

 

《万卷楼》予人很多惊喜,它不搞三角或N角恋,不恶搞历史,不讥讽古人。这让爷爷辈不致于”气喘吁吁”,父辈不致于焦虑失态,还可以在孩子面前得到些微的满足感,孩子们则可以学到知识,尤为值得称赞的是,每集才是20多分钟时长,很贴心地为儿童着想。一家人可以很放心很放心地观看这样的绿色环保剧。

 

与《武林外史》等情景喜剧相似在于《万卷楼》也选用一、两位喜剧演员挂帅,如有郭东临、刘敏等人。但我看来,该剧好看之处,或者说秘密武器却恰恰不在这对“夫妻”身上,而是在剧中饰演二孬、门鼻儿、 阿嚏、东郎、史磊、芊芊的六个零零后演员,他们的稚嫩得接近原生态的表演清新自然,惹人怜爱,制造的笑料也非常多。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另一种表演上的真实,他们表演的方式都会不自然地带入属于他们零零后的某些共性,比如爱美、玩酷,懂得不同角度摆造型,八、九岁的他们比成人懂得的事情还多。如果创作者还再一步鼓励、激发这些零零后在剧中释放出属于他们的个性,而不是简单照着剧本演绎,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因为零零后本身就是剧中的大亮点,相信零零后们也希望能够在荧屏见到他们的榜样。

 

但愿《万卷楼》出现不会是一个个案,暑假荧屏黄金档,成人的精神世界需要照顾,儿童的乐趣更应顾及,快乐是主题,这样才更加和谐,也才能堪称黄金档。否则干脆改作成人档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