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拍《水浒》有理

标签:
杂谈 |
吴宇森在上海电影节,高调称要拍《水浒》。不管他怎么捣鼓,都有理。经《赤壁》一役,在票房论英雄的时代,他更加有底气,不愁投资。《赤壁》上下两集,国内票房接近6个亿,这不算是它最辉煌的事,辉煌的事是它的日本票房比中国本土票房还要高。《赤壁》的日本票房已突破100亿大关(5月22日的统计数字)比国内票房高出一个多亿人民币(总票房6亿9千多万人民币),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唯一的在日本破一亿美元的电影。《赤壁》(下)早已刷新《赤壁》(上)所保持的纪录。目前它仍然在上映当中。
日本超过八成观众对《赤壁》(下)打出80分的高分。这与《赤壁》在国内遭遇猛烈的口诛笔伐的际遇,犹如天堂与地狱之分。日本人似乎比我们更开得起玩笑,对三国历史更能持宽容的态度,既使他们也是无比热爱。
《赤壁》最鲜明的一个特色是最直接运用世界通行的语言,即好莱坞方式(包括叙事、风格),在最短的时间内征服了日本观众,达到文化传递、商业上双最大化的效果,这是让人不能漠视的现象。很多人可以批判它随意扭曲史实,与心目中的三国英雄不同,但电影不可能完全忠实历史,即使纪录片,也有创作者的意图。《勇敢的心》,对苏格兰的那段史实,扭曲最多,可依然被奉上神坛。《赤壁》的电影品质见仁见智,可在日本它的确为中国电影争了一口气,能够让好莱坞诸多大片甚至日本本土制作的宏大电影低下头颅来。
《赤壁》在日本成功,与内地投资方无关,在宣传营销一块也不能把荣誉归结于某国字开头的电影公司身上,这丝毫与它没干系。国字开头的电影公司营销模式活像暴发户,随意洒钱,海报只懂堆人头战术,还无耻克隆国外电影战争画面。看看日本发行商东宝东和,后发制人,营销依然胜出内地发行商上百倍。单论林志玲拔剑之海报,影片所传递的意图已呼之欲出,又悬念十足。而梁朝伟手持已千疮百孔的红旗正对百万雄船,背对观众的海报,悲壮万分,史诗感破茧而出。日本比中国更有深厚的电影文化。也突出中国电影营销方面与日本差距有多巨大。
被许多人讥笑不懂中国古典文化的吴宇森拍《赤壁》取得票房空前的成功。在票房是硬通货的前提下,就算吴宇森运用《赤壁》模式拍《水浒》也是一个有理、合理、合情的选择。至少,吴宇森的《赤壁》在世界公映并没有让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丢脸,而且极有可能是长脸面的大事情。退一万步来看,也是一件大好事。至少,韩国那些神经考古专家,不敢说三国、水浒中的诸葛亮、宋江、武松等是韩国人氏。因为我们有作品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