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民俗风情集成:42.资源苗族的丧葬
(2025-09-04 07:09:11)分类: 苗族 |
资源苗族实行土葬。自人逝世后到丧事结束有如下习俗:
1、报丧。人逝世后,马上烧“落气钱纸”,孝子腰系白布带挨家挨户跪拜家族、亲属及村邻好友,通报噩讯,并拜请至家中帮助料理丧事。
2、尸浴更衣。人死后,子女将其生前用过的浴巾蘸水从头到脚为死者洗净,然后更衣。死者衣着贴身穿一件白褂衣,其他衣裤布料不论,衣服件数须取奇数,一般为7件9件,大衣襟长衫穿在最外层,裤子一般穿3条。
3、入棺。入棺前于棺内底部撒一层火炉灰,用一小杯在灰上按死者年龄加盖相应圆印,然后垫上九张棕榈皮,再垫上纸钱,置尸入棺加盖寿被,并将少许金银器放入死者口中,死者右手执桃木树枝以示驱邪,左手握一饭团或钱袋(袋内盛钱纸灰)。
4、设灵堂、做法事、唱孝歌。死后当夜,为死者设灵堂,请师公(道家法师)做法事,同时举行祭祀,做祭文评述死者一生的功德业绩及后人的哀悼敬仰,亲戚朋友上香祭拜,孝子披麻戴孝,昼夜守护灵堂。做法事时请孝歌师傅唱孝歌陪灵。
5、择墓地。资源人讲究墓地“风水”,死者入葬前要请风水先生踏山择地。墓地讲究来龙去脉,左青龙右白虎(东青龙主生机,西白虎主肃杀,需左右平衡),前朱雀后玄武(南朱雀象征光明开阔,北玄武代表稳固靠山),方向“朝堂”,均与死者八字相符。
6、闭殓。入棺后加棺盖,暂不密封,以便亲友吊唁瞻仰遭容,待亲友到齐后,出殡之前择吉时密封,称之为闭殓。
7、出殡。出殡时,幡幛引路,灵牌跟其在后,沿途孝子不时啼哭回头向灵柩跪拜化钱纸,并请“鸣响”即乐队不停地鸣锣敲鼓,吹唢呐和长号,沿途放土铳、鞭炮直至灵柩送到墓地入土为止。送葬人员归来时要带“青”,即在送葬归来途中,顺手采摘绿色的树枝鲜叶插在头上或衣服上,表示“青”(平安的意思)。
8、吃豆腐餐。葬毕,孝家设宴款待所有参加吊唁和送葬的人,宴席不出花样菜,只是一锅丰盛的荤菜加豆腐,故称豆腐餐。席罢各人默默自散,主人不作挽留。道是谁家挽留治丧之客,接着必有丧事发生。
9、护“三朝土”。葬后的第三天早晨,死者亲属到墓地围砌坟堆,添加新土,称之护“三朝土”。苗族坟堆为圆形,汉人堆为椭圆形。护罢“三朝土”,整个丧事告毕。
10、挂青。资源苗族挂青与汉族不同,汉族挂青是挂铜钱青,即将纸用铸铁模(钱凿)打成外圆内方的铜钱形扎成捆挂在坟堆之上。而苗族则是挂“科儿头”。“科儿头”实乃“货儿头”。“货”苗语念“科”,“货”即货币的意思。资源苗族挂的是铲形币。据外地工作的本地人考证,在日本的神社,安徽的农村见到过与资源苗族“挂青”一模一样的铲形币——货儿头。可见资源苗族挂青的习俗源自秦统一中国以前,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性、地域性、族群性极强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