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民俗风情集成38.资源苗族的婚姻(1)
(2025-08-30 07:36:01)分类: 资源县 |
资源苗族的婚姻缔结,解放前有自主、父母包办、自由选择三种形式,故有“先娶后冠,男少女长”的现象,这是典型的父母包办婚姻的具体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演变,民族的融合,父母包办的婚姻现象已逐步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以自主婚姻为主的婚姻形式,但仍然有“跳月求偶”“歌语联姻”“草标幽会”“信物定情”传统表现形式。
旧时,五排苗族只能与本民族对亲。整个成婚过程大致如此:
媒人上下说合,女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央请媒人和自家做主之人,带着礼物前往女方家中“讨八字”。获取女子的生庚年辰后,再请八字先生推算男女八字,若两人八字相生相合,婚事可算基本定局。
成婚之前,男方先请人选定吉日良辰,然后由媒人领着男方本人、主事长者,专往女家送“日子”。此番前往,男方必须为女方备够几桌酒菜,以猪肉、礼酒为主,也有其他礼物。当晚夜宴上,确定彩礼数量、礼节要求、送亲人数等等,并一一登记成册。一般装扮新娘服饰须从头到脚一套,有风冠霞帔,还至少两套新衣服更换,冬衣齐全,耳环、手镯、头上银饰等等,一配齐,以女方要求为主,男方只得应诺,不能讨价还价。此事定妥,等待成婚。
送了“日子”过后,男方必须专请“迎书先生”(亦称“郎客”)修鸾凤书,内容以记载男女双方生庚年辰为主;行“取府礼”,送“花红礼”。“取府礼”是准备一条鱼一只鸡,一个猪腿,几个红包等送往女方,以便女方宴请亲戚商议出嫁的事情。
男方邀请本族主事人、长者喝“排头酒”,商定迎亲的事情。请迎书先生修三个帖子,一是“满门书帖”,将女方父老长辈的名字全都写入帖中,以示尊敬;二是“催帖”,内容是催促女子按期梳妆打扮,按时登轿启程;三是“观帖”,即邀请女方有关人士来男方这边观看婚礼。
女方出嫁的头一天,男方迎亲队伍先为女方运送猪肉、米粑、礼酒,数量必须成双。稍后而往的迎亲队伍,携带“三茶六礼”,“三茶”即茶叶、黄豆、大米各两包,“六礼”即“取府礼”“敬神礼”“梳妆礼”“下书礼”“快厨礼”“鸣响礼”等,另加一把银壶,若干散酒,以到女家敬神之用。两斤猪肉,一双蜡烛,一对公母鸡,一把礼伞,两把竹膏,每把竹膏长一尺八寸,寓意“男兴女发,二九一十八”。
这些彩礼,由迎亲队伍用抬盒装载。富裕殷实的人家,则用花轿,轿夫还得是原配夫妻,有儿有女,出行队伍间有红旗四面,吹师、炮手齐全,人数不能逢单,一切准备就绪后,由带亲客亦称迎书先生为首,伴以媒人、媒婆仔、陪姑娘等结队迎亲。
迎亲队伍开往女方接亲,女方席主预先设定“三关”,即在家堂、槽门与距家百米之处,当道摆放一张方桌,桌旁站立两位年轻姑娘托盘端酒等待。
待迎亲队伍走到女方家百余米处,先遇第一关,号称“拦马”。此刻,女方席主便伫立挡道桌旁,迎面呼唤:“借问列位先生:扛抬花红彩礼,吹吹打打,喜炮连天,曰南北,曰西东,有何贵干?”
此刻,男方“迎客先生”立马上前拱手施礼,随声回道:“告禀前台贵胄先生,我等所来,队不成队,仪不成仪,乃是前往贵府门上接嫁迎亲,举神童,作正事,望请放行。”
如此客套一番,女方移开方桌放行,迎亲算是过了头关。
队伍走近女家槽门,前方又摆有一张方桌拦道,谓之“迎风”。仍然是女方席主开声:“晚处一言告禀,列位行囊先生,不愧书香门第,礼仪精通,人人胸藏锦绣,个个怀抱珠玑,舍下有缘,得攀高门,实在三生有幸。今日迎亲之期,府上厚备花红彩礼,三茶齐备,六礼周全,颇奈舍下迎亲不恭,略备淡酒四杯,为阁下迎风洗尘,望乞笑纳。”
对之,男方迎书先生上前答道:“转答前台贵胄席主大人,贵府之上,不愧名门旺族,华越名家,高峰发昆仑之秀,府上出能士之贤。舍下有缘,得攀高亲,荣幸之至。我等所来,三茶欠虑,六礼不周,贸然登府。今乃迎亲吉期,承蒙府上迎风把盏,满地铺毡,何等辉煌。府上奉上洗尘之酒四杯,我等愧领双杯,另双杯转呈贵府之上,喻福与寿,福寿双全,双富双贵。晚愚才疏学浅,谢言不到,望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