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寒假桂林旅游(7):甑皮岩考古遗址公园(4)

(2024-11-19 07:54:19)
标签:

景区

旅游

星座

文化

体育

穿山东岩洞人类文化堆积和荔浦人牙化石的发现,说明桂林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能早在数万年前(此时尚未发现宝积岩人),此发现令桂林考古界人士欢欣鼓舞,并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1965年夏,自治区和桂林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在桂林地区进行文物普查,结果在桂林市区以及近郊发现了60多处有古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的洞穴遗址,其中甑皮岩是文化堆积几乎完整保存的一处。普查队对该处遗址进行了试掘,结果小面积的试掘就出土了5具人骨。不过,随之而来的“文革”破四旧运动中,5个刚刚重现人间的甑皮岩人及其遗物不知去向,发掘工作也按下了暂停键。

1973年,在全国铺天盖地的“深挖洞广积粮”运动中,桂林市人防办在甑皮岩开挖防空洞,一直严密地保护着甑皮岩人的铁板在隆隆的爆破声中被炸去,眼看沉睡了数千年的甑皮岩遗址即将灰飞烟灭。幸运的是,始终对甑皮岩遗址放心不下的文物工作者正好遇上了这一幕,一番运作下,总算是没让破坏活动继续下去。相比起宝积岩来说,甑皮岩要幸运很多。

1973620日,清理小组进驻了甑皮岩,开始抢救性发掘,第二天就发现了一具人骨,而此后几乎每天都有重要发现,让文物工作者们兴奋不已。到10月底止,清理小组累计共发掘出18具人骨,上千件石器、陶器、骨器、角器、蚌器以及大量的水生、陆生动物遗骸。

上级有关部门意识到了这个遗址的重要价值,于197311月做出决定保留甑皮岩遗址,筹建甑皮岩遗址陈列馆。

学界普遍认为,甑皮岩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堪称20世纪70年代华南洞穴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也是当时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考古成果之一,甚至有人把在甑皮岩里发现的三样东西称作三颗学术原子弹。这三样东西便是:奇特的屈肢蹲葬、超过九千年的古老陶片和最早的家猪骨骼。

1978年,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成立并对外开放。1981年公布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10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桂林甑皮岩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代表位列其中。

三、桂林史前文化的基本发展序列

1980年秋,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在西郊甲山乡轿子岩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一具与甑皮岩遗址相似的屈肢蹲葬人骨和一些打制砾石石器、双孔蚌刀、骨锥。文化堆积中包含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和螺蚌壳,但没有陶片和磨制石器,据此推断,轿子岩人早于已经使用陶器和磨制石器的甑皮岩人,但比不吃螺蚌的宝积岩人晚,当属于两者之间的桂林先民。

19887月,文物工作者在对雁山乡李家塘村的庙岩遗址进行发掘时,在上部较晚的地层中发现了两具与甑皮岩遗址相似的屈肢蹲葬人骨,在下部较早的地层中发现了几件陶片和一件荸荠(马蹄)泥塑,以及一些打制砾石石器、穿孔砾石石器、磨制骨器、穿孔蚌器。文化堆积中有大量兽骨、螺蚌壳。据此分析,庙岩人比轿子岩人先进,因为已经使用陶器和穿孔砾石石器,但又比甑皮岩人原始,因为尚未使用磨制石器。经过先进仪器测定,庙岩人的年代在2万至1.2万年前。

2000年冬天,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队在临桂县二塘乡大岩遗址进行发掘,在大约2.4米的堆积中划分出了32个自然地层,可分为六期文化遗存,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第一次揭示了远古桂林人自宝积岩人之后两万年来的比较完整的活动轨迹,也因此得以建构桂北地区原始文化的基本发展序列。

20015月,随着对甑皮岩再次发掘的成果面世,桂林岩溶地区史前人类的基本演化序列已经大致显现了出来。专家们普遍认为:

1、桂林最早的居民是宝积岩人,他们生活在距今3.7万-2.7万年间,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大型野兽如剑齿象、犀牛等为食;

2、接下来依次为早期的大岩人、轿子岩人和庙岩人,生活在距今2万-1.2万年之间,较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大型动物的减少,让他们学会了捕捞鱼虾蚌壳作为肉食的补充;

3、最后是晚期的大岩人和甑皮岩人,生活在1.2万-7千年前,这段时期属于冰后期,相对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让他们得以继续过着以采集、狩猎、渔捞为主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