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暑假柳州市五县游(80):融水县博物馆(3)

(2024-09-02 06:57:36)
标签:

旅游

在展柜里陈列有实物“侵融日军防毒面具”“融日军水壶”“侵融日军饭盒”“国民党军用美制体温针”“侵融日军子弹盒”“侵融日军军用皮包”“陶保桓同志私章”“柳北人民解放总队袖章”“柳北解放总队纪念章”“柳北总队解放华中南纪念章”。

在墙壁上写着:

陶保桓烈士

融水籍第一个共产党员陶保桓烈士,生于一九一〇年,一九三六年入党,曾任桂林特支书记,柳江(州)地下党支部负责人,一九三七年在柳州被捕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七日在桂林壮烈牺牲。

韦天强烈士

武宣县东乡人,生于一九〇八年,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赤城地下党支部书记柳城地下党支书记,参加过武宣起义,为发动桂黔边宰便地区武装斗争,于一九四八年在三防与朱世棋烈士同时牺牲。

陶树材烈士

生于一九一八年,系融水罗龙滩底人,融县抗日挺进队第二分队长,一九四五年五月十日于罗龙岭阻击日寇战役中英明作战牺牲。

侯信烈士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出生在柳城县太平乡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八年十月,加入国民党广西当局组建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一九四〇入党,一九四九年在解放柳城县太平圩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在墙壁上写着:

融水苗族

苗族源于古代尧舜时期的“三苗”,居于今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和江西九江的三角地带。尧舜时,苗族先民被迫向西南方向迁徒,迁居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融水苗族在宋代由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迁来。据2008年统计,全县苗族总人口为20.43万人,分布在杆洞、大年、拱洞、安大、安陲等20个乡镇。融水苗族自称“木”“达木”或“达吉”。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居住环境

苗族依山为寨,聚族而居,房屋修建于斜坡上,干栏吊脚建筑,分上下两层,楼上设火塘、厢房,楼下放养畜。

苗族拉鼓

拉鼓是苗族古老的一种祭祖活动,苗语叫“希牛”,每过三年、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全过程分鼓、制鼓、拉鼓、葬鼓等几个阶段,它原是苗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后因费资耗时,自行废止

苗族芒蒿

芒蒿是苗族传说中驱魔降福的神灵。每年春节期间,元宝山一带苗族都举行隆重“芒蒿节”。由人扮演“芒蒿”,头戴面具,身披草衣,手脚涂黑。化装就绪,随着一声鼓响,“芒蒿”们从山上狂奔而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然后,在人群中跳起粗犷、豪迈、奔放的“芒蒿舞”。“芒蒿舞”不用乐器伴奏,而是敲锣作节拍,节奏明快。舞后,“芒蒿”们在锣鼓声中,走村串巷,向人们恭祝新年健康长寿。在苗族人们的心目中,“芒蒿”是正直、友善、勤劳、勇敢、吉祥、幸福的象征。

苗族埋岩

埋岩,又叫“竖岩”,是苗族特殊的立法方式,苗语称为“依直”,是一种通过聚会来做出决定、制定法规、宣读规约的形式。其做法是:由各村首领约定在一处显著的地方,召集群众参加,或杀牛、或宰猪,宣读规约,竖下一块岩,用鸡血淋岩,用鸡血冲酒,到会的人都喝,表示盟誓,参加竖岩的村民不得违反,否则重罚。作为维系苗族社会秩序的法规,“依直”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议之事小到婚姻家庭,大到抵御外敌。

有图片标有文字“党咪埋岩”“整巴埋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