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公租房不要“太聪明”

(2010-08-12 11:55:25)
标签:

房产

成本租金

租价

低租金

香港

杂谈

 

最近,北京市住建委公布了三个公租房项目的成本租金,据估算,每平方米每月高达二三十元的租价不仅没比市场价低多少,有的甚至比市场价还高。其中价格最高的丰台区黄土岗项目为每平方米每月30元,即一套50平方米的公租房每月租金就得1500元,与市场租价不相上下,而市场出租房还都一定装修并配备基本家具家电。
对公租房的推行,媒体曾预测过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分配公平问题--如何防止“开着宝马申请公租房”、非本地户籍人口申请问题、选址问题、管理问题、退出问题、贫民窟问题等等,但就是没想到会卡在租价上,大家原以为这根本不是问题,如果公租房跟市场房相若,为什么还要建公租房?难道政府诚心与民争利要跟老百姓在房屋租赁市场上竞争一把?
有关部门对公租房租金过高问题给出两个解释,其一是公租房的成本本来就高,所以租金自然就水涨船高,公租房成本租金由包括土地价格、建安成本、各种税费,以及贷款利息多个成分构成,综合下来就使公租房有个最低成本问题,而公租房不是廉租房,政府运营又不能亏本,只能把成本分摊给租户;其二是北京的房租实在太低,由于租房市场存在很多房改房,房主又都看重房屋预期的涨价收益,这导致商品房租价很低,两相比较,就显得公租房成本租金过高了。
有关部门的解释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细细一想又不是那么回事。比如,人们不禁会问,既然商品房租价已经偏低,那老百姓干脆都去租住商品房得了,为什么还要搞公租房建设呢?作为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产品”,公租房存在的意义又在哪呢?
北京市给公租房定价的成本定价法本身就很值得质疑。这种定价方法是建立在房地产现行体制基础上,捆绑了地价上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开发商利益等各种因素,连政府都认为房价只是暂时的虚高,为什么公租房成本租金要以虚高的房价为基础,而不是把眼光放长远呢?
重庆是国内推行公租房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重庆市长最近说的一句话颇值得人们深思:“公租房这件事情不要太聪明,简简单单学香港、学新加坡”。
内地的公租房制度是从香港借鉴来的,香港的公租房自负盈亏,所以我们就学香港,在公租房建设之初就仔细核算成本,综合种种因素定出一个高租金,这实在是太聪明了。可是,我们的公租房为什么不先学学香港的另外一些最显著特点?比如香港公租房租金的价格,在那里,由政府提供的“公屋”租金仅为同地区市场价的25%,平均月租1320港币,解决了将近三分之一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
事实上,香港公租房确实是自负盈亏,但它不是靠高租金打“夹心层”钱袋的主意。由于长期奉行低租金的政策,单凭租金的收入,公租房的运营实际上是亏损的,比如,在2003/04年度公租房管理单位的综合账目就有5.89亿港元的赤字。后来,香港政府通过公租房附属的商业开发,以及把公租房旗下的物业上市的办法解决了赤字问题,当年,151个房委会旗下的商场和178个停车场总共在股市融资300亿港元,顺利解决了租金亏损问题。
当然,由于外部环境不同,香港把公租房物业上市的方法未必在内地就完全可以复制,但香港模式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白一点:低租金和实现公租房建设的商业化运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是有的,没必要动辄就把“低租金”这类公租房得以合理存在“根儿”给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